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心情随笔 > 正文

真武山记游

作者: 邓林2013/09/27心情随笔

早听说龙游北乡有一个真武山,山上有寺,寺外古树参天,浓荫蔽日,景色尤美,历来是文人学士寻古探幽的好去处。我是龙游人,却至今未曾一游,心中颇感遗憾。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思乡怀旧之情雀起,遂拿定主意,去真武山一游。

在我的印象中,“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山就有名寺,上山的路一定是山道弯弯,石级连连。我想,真武山也必定如此。因为,我曾读过清人杨渭恩写真武山的诗句:“仰望山势接云霄,石径崎岖路转遥,西岭不如东岭曲,回头一望欲魂消。岭半巍然构一亭,游人到此暂留停。 仙源究竟殊尘俗,四面云山青复青。”所以,当我骑摩托车来到真武山下时,便在一家农户门口停住,打算把车寄存在这里,然后徒步登山。

主人是一位中年妇女,见我问她,就说:“你还是头一次来吧?上山的路已经不再是当年的了,现在的西岭路宽,货车都能够上去,只要你的车技过硬,骑车可以直达啊!”我听了,心里高兴得不得了--我已经是有十多年驾龄的老驾驶员了,什么样的路没有骑过?真武山岂能难住我?

告别热心的女主人,我骑着摩托车往真武山上行驶,车到山腰,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是一条新开的简易公路,不时还有一两辆农用车拉着建筑材料上山,山路虽宽,但山势陡峭,山道弯弯,坡陡路滑,看着身边陡峭的悬崖,不免心惊肉跳,假如刹车失灵--后果不堪设想。

正在我进退两难的时候,路边站着一位穿僧衣的年轻人和我打了招呼:“施主,山上的路不好骑,还是下车随我一起走路上山吧。”于是,我把车停在路边的树荫底下,只带上我心爱的相机,随年轻的僧人边走边聊。从他的言谈中,我这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僧人竟然就是真武山秀峰寺的新任主持定亮法师。

定亮法师是河南省驻马店人,1976年出生,2000年在龙游小南海竹林禅寺礼戒成大和尚剃度出家,2004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依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成大和尚受圆满俱足戒。2005年回小南海竹林禅寺任监院(当家和尚)。2006年又到广东佛光寺任当家和尚。如今是龙游佛教协会理事,真武山秀峰寺重建管委会主任,秀峰寺主持。

有高僧作陪,上山的路也变得短了,不一会我们就来到了山顶。转过一道弯,眼前是一道刻着碑文的山体墙,碑文大都已经模糊不清。定亮法师告诉我,这里最早的碑刻是宋代的,可惜已经消失。现在可以辨别的石碑有三四块。在定亮法师的指点下,我看到了一块明代嘉靖三十八年的碑刻,上面记载着当年衢州西安县金广瑜的喜助行为。还有一块清嘉庆二十三年的碑刻,也是记载衢州西安县三十二都金明诚的喜助行为的。

看完碑刻,我们已经来到山顶。山顶是一个大平台,四面是悬崖峭壁,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各种树木,择地而生,和睦相处。樟树,杉树,松树,毛竹还有各种杂树,挤挤挨挨,杂然并存,亲如一家,亲密无间,虽然少有鲜花点缀,但鸟语啁啾,凉风习习,令人心旷神怡……

定亮法师告诉我,真武山原名豸屏山,海拔458米,曾以“豸屏松蹬”被列入“龙丘十二景”之一。山上原来有豸屏道院,始建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为道家修身养性之地,素有“小武当”之称,故“豸屏庙”又叫“真武庙”.后来佛教鼎盛,遂取而代之,后经历代重修再建,形成了“大雄宝殿”“天王殿”“ 圆通宝殿”为主体建筑的秀峰寺。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善男信女上山拜佛的传统庙会。庙会时逢清明前后,山下风和日丽,山上杜鹃满山,山顶鸟语花香,香客游人,摩肩接踵。据说,当年寺庙的香火很旺,邻近的兰溪,金华,温州等地,都有虔诚的香客前来烧香还愿,盛况空前,清人余华有诗为证:“最是年年上己日,如云士女共焚香”.

定亮法师告诉我,山上的秀峰寺,原建筑白墙青瓦,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可惜一场“文化大革命”,把山上的一切给毁了。当年,为了“破四旧”,一些头脑发热的人,不仅毁了寺庙里珍贵的石牌,石刻,石像,还把高僧忠信法师的不腐真身扔进了厕所。传说,当年,山下的有位老人夜里得到高僧的托梦,说他住的地方很糗,老人觉得很奇怪,第二天一大早就上了真武山,这才发现忠信法师的真身被扔在厕所里。老人痛心不已,于是偷偷地把高僧的真身清洗干净,葬在寺后的竹林里……

寺庙被洗劫以后,庙里的僧人被赶走,山上渐渐显得冷清了,寺庙颓败,继而坍塌。最让人痛心的是,山上原来有一株名叫“宝珠”的千年茶花,高有五六米,树冠遮天蔽日,花开之时,那重瓣的花朵,有大红的,有淡黄的,有粉红的,还有极少见的深蓝色的茶花,各色花朵在一棵树上争奇斗艳,场面蔚为壮观。这茶花花期又长,每年的农历八月初至次年的三月方止,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不啧啧称奇,流连忘返。据记载,一九三九年农历三月初三,著名学者,书画家余绍宋先生特地到真武山游览,专门替这株茶花题字勒碑,并嘱人砌围墙,保护这株珍贵的茶花。可惜,由于多年无人护理,这株难得的千年茶花终于在一九八二年枯死。从此在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定亮法师特地带我去看了那块已经伤痕累累的石碑,虽然石碑已经破损,但字迹仍清晰可辨:“宝珠明知县万庭谦清初教谕黄涛己有诗题咏此树为宝珠载在县志今县长周公俊甫属书以存古迹已卯春余绍宋”.

看不见珍贵的茶花,只看到没有生命的残碑,我的心在泣血。定亮法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事,对我说:“施主,随我上观景台看看吧!”

在定亮法师的引领下,我们沿着山体岩石上开凿的石级,登上了东边的观景台。登高远眺,我的心情顿时开朗了。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北望山峦叠翠,千峰竟秀竹浪翻滚;蜿蜒曲折的山溪象一条飘带,时隐时现,耳畔响着潺潺的流水声。往东往南眺望,眼前一马平川,田陌纵横,山塘水库像一面面不规则的镜子,星如棋布,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白光。一条笔直的水泥公路,像一条看不到头的纽带,串起了一个个美丽的村庄,走向远方……往近处看,真武山村仿佛就在脚底下,农家的居室,或红墙青瓦,或红瓦白墙,虽无炊烟袅袅,却鸡犬之声可闻,正如诗中描述:“层峦耸翠暗浮烟,石壁孤悬远接天;试上月台高处望,乡村城廓小如拳。”……

“现在好了”定亮法师站在高台上,双手合上,放在胸口,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对我说:“经县民宗局许可,秀峰寺已经动工重建,主体工程大雄宝殿,己经结顶,相信,不久以后,真武山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龙北的大地上,迎接四方游客!这样的不幸,那样的遗憾,从此不会再发生的!”

是啊,真武山不会忘记过去!

真武山,我已经记住了你!

真武山,我会再来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