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好文章 > 美文美句 > 正文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 快乐人生2013/09/18美文美句

人们,从懂事起,就有爱心的存在。“人之初,性本善”.

年轻的新中国诞生了十个春秋。从剿匪患到经济建设 ,在一片歌声中响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蒸蒸日上,焕然一新的繁忙景象。人们在忙碌着国家的宏伟目标,“敢英,超美”.人们的精神所向往的--新中国。

人们饱满的精神食粮,却无忧无虑地生存着 .

在那个年代里,唱响“人定胜天”的精神 ,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的文明年代。

国营、公私合营企业、家庭小作坊、养殖、种植业真是百花齐放 .

“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语文教科书中翻有一页。时光如闪电般地过去,当初课堂中爽郎地读书声,则变成了资本主义尾巴。企业生产、革新、利润的名词,则变为盲目追求不看路的黑名词。

“ 以阶级斗争为纲 ,其它都是目”.

在地球的东方,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改天换地”“破四旧,立四新” 拉开了序幕,如大海潮水翻滚,掀起波涛席卷巨浪,滚滚而来,冲刷着五千年的文明。恰似当年的八国联军,几千年的文明被践踏,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

这一夜却是漫长的十年。

这十年有多少开国元勋与功臣;有多少治国方略的专家与学者;还有好多的平凡百姓被赶紧牛棚。有多少冤魂受尽了耻辱和蹂躏,直至死亡。民间有言:“四十年代人帮人,六十年代人整人,八十年代人吃人”.

这十年,懂事的娃娃也变得凶猛残暴。孔夫子的仁义道德便成了垃圾。

我在这不平凡的十年里长大,在不重视教育的年代里,一知半解地走过九年一贯制学业的顶峰。

儿时的记忆浮想联翩。

我生长在偏僻地小山村。生态环境优美,绚丽多彩 .山坳里流淌着清澈的小溪,一眼见底看到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闷热的夏天清风凉爽,光着屁股躺在清澈的小溪里,鱼儿不停地在你身上啃来啃去,哎呀那个爽呀!天空突然下起了小雨,跑上山坡到树林里褙禙雨吧!耳闻鸟语,还听到了花香,尽情地享受着森林氧吧。

清晨,晨睡的农民被鸟语唤醒 .家家户户炊烟缕缕,院子里的小朋友开始喂鸡喂鸭,家庭主妇里外忙个不停,准备着又丰富又有营养的素食早餐。此刻,听到了队长的吆喝声,日复一日,忙碌劳累的耕作就开始了。早出晚归,中午还得带着干粮,来顿野餐吧!

夏天的烈日,晒得耕牛直打哈欠,尾巴不停地摔打着苍蝇。劳作的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蚊虫的叮咬和嗡嗡地叫声 在你耳边回荡。 人们卷起东北的老旱烟,赶走了蚊虫的叮咬却吱吱有味地唠起了家常。

民间有言;“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秋后三幅晒出油。也正是采集山珍、药材的好季节。人们顶着烈日穿梭在山坡峻岭之中,挖棒槌、大头参、龙胆草等众多种类的山珍,用来换取油盐,还有尼龙袜子穿在脚上倍感美意。

寒冬的来临,起早打场送粮忙的景象就在眼前。车老板赶起送公粮的马车,穿梭在乡间小路,绕过山头,在国道上飞奔,走进边远小镇,直奔国家粮食储备库。午餐备有白米饭,还有一碗豆腐汤,饱餐一顿,回家炫耀好多天呐。

春天的温暖,烈日的夏天,丰硕的秋天,还有残酷的寒冬。

在这一年四季繁忙中渡过。人们爽朗的笑语,迎来了每天的日出又送走了夕阳和晚霞。

小山村的人们有说有笑。粗鲁的话语带来了幽默与风趣。“得罪大人千万可别得罪小孩,他长大了当了警察管着你呀”!“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亲戚朋友拉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和记工员说;把我的名字改一下,不叫‘路成梅’了,我姓的路被人踩,倒了一辈子霉,改叫‘路有发’吧。”这也是一位老者的真实话语。

小山村里, 一家有事大家帮忙。真正体现了互帮、互助、互爱、互尊、互敬的人道主义精神。每逢佳节互请互送,杀年猪时,相互享受年猪美味大餐。

在那个年代里,从儿时走到青年时期。爽朗的笑语不多,过着居人篱下的生活。黑五类的子女被视为别类。

在自身的境界里,只有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做一个懂事的娃娃。当时学业小有名气,是小山村父老乡亲闲谈的话题。“这孩子老实厚道、诚实,学习不错”.

“这孩子老实厚道、诚实,学习好”.

舌头底下一条河,说你咋地就咋地。屯落闲言辣语淹死人呐。我的所作所为赢得了父老乡亲的信任,被推举为一屯的财粮(生产队会计)。“你是咱屯的财政大臣”.

勤俭持家的传统传承至今。

在森林怀抱着的小山村里,堆有蒿草垛也被传为佳话。家族老人的勤劳朴实,获取了乡政府的认可,我的老父亲应邀请在全乡做如何勤劳致富的演讲,上下屯落小有名气。

新中国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浪费每一分钱就是极大的犯罪”,“勤俭持家,厉行节约”.

在那个年代里,起早贪晚为了吃穿。无论质量的好与坏,填饱肚子就是幸福。穿暖不露肉就是美德。真是“男愁唱,女愁哭,愁得老太太乱嘟嘟”.

儿时盼过年,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

大人的衣服改缝后给孩子穿,大一点的孩子的衣服小了给小一点的孩子穿,已成为习惯。正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给孩子买件新衣服,过完年后就不给穿了,留着来年过年时再穿。到头来孩子长大了衣服留小了,这也是美德。

家族传统流传至今,紧衣缩食还在继续。在国家困难时期,上级贯彻“忙时吃干,闲时吃稀”,“早午吃干,晚上吃稀”.苦干一年,年末分红也没盼头,分到几十块钱,买点年货有剩也寥寥无几,也得积攒起来度荒年。

勤俭持家的生活习惯仍再延续,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赢得了一双儿女的丰硕成果。他(她)们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贡献着。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风尚广为流传。

对老人讲孝顺,孝字在前,顺字在后,讲孝道就的顺着来。老人说的对否都要听之任之,“百善孝为先吗”.没事时陪老人聊聊也很开心吗。“老人不缺吃穿就缺聊聊天”.“喝口凉水我顺心,给我吃口鱼肉也塞牙”,这也是讽刺不孝顺的人们的词句。

老人对孩子,关心的无微不至。田间地头有妈妈的呵护,放学贪晚的路上有妈妈的接应。人们都说:“老人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

割舍不掉的儿时记忆,仿佛就在眼前。孩童的假期玩耍不同,奔波在小山村的各个角落,拾点 绳头和胶鞋底到商业网点换取干咸小大头鱼,用来补充家庭的伙食。小鱼用炭火烤一下甭说那个好吃呀。老父亲憨厚地笑着说:“少吃呀,小鱼到肚里要水喝”.

老父亲讲的小故事津津有味,“有两个神仙在天空观望人间,其中有个神仙说:‘你看到那两个流汗推三轮车的人了吗?他俩就是穷命。你看那个骑大马的,他是富贵命。你说对吗'?对方答我不信,’那就打个赌‘!好!’你看着我把金元宝放在那个桥上,他俩准在上面通过‘.他俩到桥前,他俩也开始打赌,看谁闭上眼睛能过去桥。结果谁也没有看到金元宝,’你看他俩就是穷命‘.’你看那个骑马地,我把金元宝放在草丛里‘.那个骑马地到跟前下马了,到草丛里大便,薅棵草擦屁股,带出个金元宝,然后把金元宝揣起来,结果也没便,上马就走了。’你看看他就是富贵命‘.”这是老父亲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 的名句加以剖析吧。

过年了。“你看老太太有多烦,过了腊八就是年”.一进腊月可把家里的老太太忙坏了。摊煎饼、蒸馒头、蒸粘豆包、烙粘并子,买旧报纸糊糊棚,买年画还是杨柳青的好,别忘了买挂贴,买两个二踢脚,买点无色纸剪窗花。家里的男人准备杀年猪,还得轮流吃年猪美味大餐。定个日子成帮结队到县城办年货,早去晚归,把背筐里的橘子还冻坏了。“过年了每个人分一个尝尝鲜吧”.小山村过年有滋有味, 喜气洋洋。大人和孩子都玩的通宵达旦。大人玩扑克,小孩放鞭炮、玩花灯。家里的老太太在煤油灯下包年夜的饺子。年轻小伙子们和大姑娘们打情骂俏。

一路走过,进入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风温暖着小山村。

山村的人们喜气洋洋。丈量土地划责任 ,分发畜牧、农具 争先恐后都在忙。

发展经济百花齐放,家庭办起了豆腐坊、养鸡场,还有养殖的猪牛羊。

小山村沸腾了。年轻的小伙子变潇洒,屯里的大姑娘也变漂亮了。孩童们吱吱咋咋要吃糖,牛在吼,马在叫,鸡鸭鹅狗也到处乱跳。老太太忙得直唠叨。

科学技术走进农家小院,高产的良种驶入田野,粮食产量成倍递增。填不饱肚子的年代终于过去了-- 哈哈哈哈。

科学技术改变了小山村,劳累的人们变为清闲,除草的药剂代替了弯钩除头 .农业机械取代了耕牛,牛马则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美餐。

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崛起,把批倒斗臭的孔老二又变成了孔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