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亲情文章 > 正文

亲情,简单而精致

作者: 风中宝儿2011/03/26亲情文章

一份执着的爱,不随时间,不论距离,不管贫贱,只增不减。

——题记

一直想为一个人写一篇文章,却无从下手。并不是因为语言的贫瘠,情感的匮乏,而是每当提笔的时候便有万千思绪如同泉涌般,在自己脑海里翻滚,激起一朵朵浪花,每一朵都充满爱与感动。虽然时间洪流可以掩盖很多记忆,但是有个人注定一辈子不会被遗忘,她便是我的奶奶。她没有传奇精彩如同史诗一样的人生;她没有渊博的知识与成就;她没有特别的奉献与光环。她只是一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太太,孩子们眼中的好母亲,孙子们眼中的慈祥奶奶。

写这篇文章,并不能把奶奶描述得很详细透彻,但尽其所能的抒发一个孙子对奶奶的爱。

岁月总是不饶人,把乌发催成白发,它的痕迹也堆积在脸上。

记忆中,我还是一个正在牙牙学语的孩子时,她便陪伴在我的左右。但是我想并不是那个时候她才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应该是我还在母亲肚子里孕育时,她便负责起照顾我的母亲,间接的照顾着我。她虽然不像母亲那样孕育,哺育着我,但有着和我母亲一样的爱,呵护着我。一个我称呼为“奶奶”的人,在我的生命里演绎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学会喊奶奶,但是我想那个时候奶奶听着我用稚嫩的娃娃音喊着“奶奶”的时候,她肯定是特幸福。因为我知道她会为很简单的感动,而快乐一天。因为她懂得知足常乐。

她,由于被生活的艰辛压弯了腰,以至于我不知道她年轻的时候有多高。只是在我幼时的记忆里,她起初稍微弯着腰,背着我在院里院外,在去农田的小路上,在邻居婶婶家。当我不再娇气,喜欢到处跑的时候,她又背着小我两岁的弟弟。就这样她用她的双臂和后背在我们还未学会走路时,给予我们最温暖,最安全的保护。随着我逐渐的成长,她的背已经高高的凸起来,就连抬头看着天空都显得那么的吃力。我知道在岁月的压迫下,她已经老了,虽然我不想承认,一直还想象着她依旧是那个背着我走过很多路的高高的奶奶,但是她确实老了,后背不在挺直,眼角已爬满皱纹。

艰辛的生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脆弱的心禁受不住磨练,而放弃,而崩溃,而一蹶不振。

关于她的过往,很多都是从她还有爷爷口中得知的。她的往事也是我闲暇时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最爱听的话题,因为有很多我所不知的和不可思议的事。她出生在家里有二百多亩农田,几家当铺的地主家庭。因而年轻的时候她生活的很富裕,听过很专业的戏剧,穿过昂贵的旗袍,坐过人力黄包车,上过私塾,但是听她说,她的父亲只让她读了一年多的私塾。原因很简单也很无奈“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坐着花轿,带着嫁妆,嫁给了一个山村下面的小地主的儿子,也就是我的爷爷。至于那场婚礼,我无从考究,只有靠自己的想象了。他们的婚事还是在他们很小的时候订的娃娃亲。据说是一个算命先生拿着两个生辰八字,就确定了一场婚姻。很滑稽,但是我要感谢那位算命先生,没有他的牵线,就没有接下来的因果关系了。

她嫁给我爷爷后,过了三个月的还算富裕的日子。三个月后土改了,太爷爷被划为地主了,然后接受批斗。我想象不到,她是如何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十八岁少女,转变成为维持生活而要辛苦劳作的女人。或许在当时的背景下不得不改变生活态度。为人善良的她倍受那些淳朴的乡亲给予照顾。我只知道,她在最贫困的日子抚养长大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生活在改革开放后的我不能体会到那时的生活,只能从长辈的记忆里得知,那个年代有很多人都饿死了。她为了她的孩子们,和我爷爷拼命的劳作,为了让孩子们吃饱,自己吃玉米,红薯,高粱面,有的时候还没得吃。就是由于那个时候不能好好吃饭,她的烙下了久治不愈的胃病。

即使再困难的时候,她都没有向命运妥协,而是靠着自己辛勤的双手,为孩子,为家庭而坚持一路走下去。我想就是由于那时的艰辛让我的奶奶特珍惜现在的生活。她常说:“知足就好,现在的生活,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勤俭持家是很多人一直放在口边的话题,但是真正能有多少人一直坚持做到勤俭两个字哪?奶奶是一个特恋“旧”的人,舍不得扔掉穿了多年的衣服,总会把没有多少损坏,但是我们已经不能再穿的衣服收起来说以后重孙接着穿,我们总会笑笑,不言语。喜欢收集一些瓶瓶罐罐,纸质包装盒,本应该丢进垃圾堆里的东西,却被卖到了废品收购站。我们喜欢玩笑的和她说:“奶奶可以充分的利用一切废弃的资源。”那时她总会笑着说,同时露出她那仅剩几颗的牙齿:“丢了浪费,还可以卖点油盐钱。”说的很朴实。我想这就是农村经历过贫困的老太太最质朴的品质吧。

她有很好的人缘,这是我从小就可以肯定的。眼神不好的她,总喜欢和别人打招呼,即使是陌生的路人甲也会亲切的问候。每当我看到时都会反问一句:“奶奶,你认识那人吗?”她会说:“不认识吧?”我想假如是我走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有个陌生人向我亲切的问候,心情肯定会很好的,然后也会亲切的回答那人。她经常把“别人对俺三分好,俺要对他七分好”挂在嘴边。她在我们面前会经常说公社生产队时,家中的粮食不够,是村西的二大娘,挎着篮子上面放着野菜,下面盖着玉米面;家后院的表奶奶在过节的时候送来了小块的猪肉;邻居的大娘端来自家腌制的咸菜。虽然像这样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恩惠,但是它所展现的却是乡里乡亲最淳朴的亲情。她在我们面前随意的说着家常一样说给我们听,但是让我们学会了要感恩。或许有时候会由于一点小矛盾,说东家长西家短,但是过不了几天便会亲切招呼,把那些以前的小矛盾当作笑料一样笑笑就没了。由于她有很好的人缘,家中经常来一些年近八十或者年过八十的老太太串门,聊着她们的话题,听着方言浓重的地方戏。我大部分在这些时候安静的走开,有时候兴致来了,做听众,或者插入她们的话题,说一些讨好的话。感觉和她们聊天,总会学到很多既简单又实在的道理。已是夕阳的她们,有几个伴说说话,听听戏,这是她们最简单的安享。

在你最无助,最落寞的时候,家中亲人的那盏灯会一直为着你亮着,在静静的等待着远方的你归来。

当你常年在外,不论是求学还是工作,对于家都有着很深的思念之情。家是心灵港湾,会给予你最无私的慰籍,会为你准备好可口的饭菜,会有温暖的房间一直铺的整齐的床铺。不能忽略的是,还有一直在期盼你回家的亲人。常回家看看,确实是一些守候在家中老年人最大的盼头。那些盼望下的思念,不是电话两头几句问候寒暄所能代替的。

奶奶最近这两年,在我和她的电话中,不是以前那样简单的报平安。说是报平安,但是其中也会有善意的谎言。去年冬天奶奶的腰经常痛疼,而她在电话中却从未说过,总是那句“能吃能喝,你放心的学习,别惦着家,我和你爷爷都身体好”。当回到家中看到很多膏药才知道,奶奶并不是很健康。为了让儿女放心,总会说一切都好,但真的是一切都好吗?每次晚上打电话的时候,首先接电话的是爷爷。爷爷的耳朵有点聋,每次说着话都喊着说。以至于在旁边床上躺着的奶奶都可以听的清清楚楚,她便会在那边大声说:“你爷爷耳朵聋,有什么事和我说。”这时候爷爷会貌似很生气的说:“就你耳朵好,来,给你奶奶讲话吧。”她的第一句话好像一直是这样子:“在外面别受屈,钱还够用吗?”我总会笑着回答着一切安好,反复说几遍,这老太太才相信。每次和家中通话都很开心,即使生活中遇到很多不顺,在简单的谈话中也会变得舒心。

她最开心的时候,应该就是年前年后那几天。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她看着天天牵挂的孩子们都健康的回家了。那几天也是她最忙碌的时候,帮着妈妈大娘准备饭菜。穿着新衣服,拄着她的拐棍,看这个,顾着那个,总喜欢说:“怎么又瘦了?是不是不好好吃饭啊?”其实没瘦她也喜欢说瘦,她所喜欢的是胖胖的,对于她这个爱好,我一直深信不疑。今年我回家中,她没有说我瘦,因为我已经如她所愿胖了十斤左右。但是过不了几天她又开始“埋怨”我不好好吃东西,瘦了很多。起初我还很高兴的以为,莫非自己减肥了,但是经过称之后,几乎和原来持平。有一次我在饭桌上大快朵颐的时候,我妈总是不和情调的说:“胖的跟猪似的,还吃!”在一旁的她不乐意了:“我就喜欢胖的,多吃点。”我会很乐意地插上一句:“妈,这可是奶奶叫我吃的!”妈这时会很“生气”地说:“娘就怪你把他养得这么胖,以后娶不到媳妇,就找你。”“净胡说,怎么可能找不到媳妇那?”奶奶总会为我吃而辩解。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家有两个宝。节后,各自都忙自己的工作了。那时她的唉声叹气多了,我知道她很不舍,但是她不能说,只有心再跟着这些孩子们时刻牵挂着。

我是一个恋家的孩子,无论在家中多久,都不舍离开这充满着爱的家。每次离开的时候,她总会准备着很多东西,把我的包塞得满满的,然后千叮咛万嘱咐。临走的时候,拄着拐棍,抬着头看我离去的背影。我不忍心回头看她,不忍心看满脸皱纹的她,不忍心看后背弯弯的她,不忍心看那双已经凹下去的眼睛,却在努力的睁开远望的她。我知道她看不清,但却试图多看这个一走就是半年的孙儿一眼,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她也会很满足。而我只有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健康,那时眼中已含满泪水。

她的故事有很多,文笔有限,只能简单的描述。我想要是我的爷爷知道我专为奶奶写了一篇文章,他又会责怪我这个“不孝孙子”偏心。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