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卢安克
感受
人类的存在,是对于这个社会的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是人们的一种心理需求,而社会是需要秩序的。 在青春期之前的孩子,是需要先行动再去理解,沟通对他们来说没有用,行动才有用,而过了青春期,则需要先理解再去行动 .人需要一种心灵的力量去支撑自己的存在,才足以证明 自己没有在这个社会之外。
人都是一样的,但也不会绝对的平等,人类的存在只是在证明--在这个星球上有一种生物,他们想要证明这个物种的力量,想要知道这种生物所具有,到底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个人的存在都只是在不断的被证明,被生存。
做每一件的事情都是伴随着目的性的,有时,人是需要去拥有知觉去判断的,但有时候是需要拥有理论知识来武装的,相对于后天的知识,前者更为重要些,一个人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以培养的,而知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得到,一个人的感知随着年龄的增大是逐渐的丧失,在此之前我们应当注重感觉基础的培养,而不是去注重课程的培养。
卢安克的教育方法在我看来是一种消极的,不具有推广的力量,但恰恰是这种力量支撑了他一路走了过来,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归属,一种来自于心灵上的驱使。生活不应当是麻木,无所知觉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没有谁可以去改变你那来自于心灵的归属,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只是想知道自己的存在是为了什么,我们的到来,使这个星球赋予我们怎样的使命,卢安克说,我现在还不知道,或许过几年我们就知道了。
卢安克
我不了解柴静,也没怎么看过她所主持的节目,但我的直觉告诉我,她的采访方式是不适合广大的山村的淳朴的,在面对与卢安克时的柴静她说那是种无能的力量。她对于卢安克的采访只是把他作为一个新闻的题材来做而已,并没有本能的从人的角度出发。她说:十年前,陈虻问他做新闻关心什么时,她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就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了今天。从新闻记者的角度出发,很多人对她是肯定的,因为她的一种勇气,我是这样的理解的。柴静的角度,和我的是相反的,我更关注新闻中的事,由一件事而去关注到了这个人,不是吗,对一个人的看法主要从他所做的事情而得出的判断。
卢安克最后还是走了,因为他的要接受新来的使命,他曾经说过,他把自己交付给了这里,走了命就没了,在做看见这期节目的时候,是他主动要求的,仿佛是在进行一场告别。对于他的学生,他说他会告诉他们实情。
卢安克做志愿者的目的是什么我不知道,他并不是想要改变现有的中国农村的现状,似乎只是想为这里的孩子做些什么而已。从现在教育的常规出发来说,他是个失败者在四十六个学生中,只有八个学生坚持到了初中,"大多没毕业就到了城里去打工,有的还没读完初中就结婚了,甚至有个父亲来找他说:"我的儿子就因为学你,变得很老实,吃了很多亏。"p336
卢安克带给人们非常多的思考,他的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他的故事会像许多的人一样是会埋没了的……能够名留史实的人,不过是因为做了什么伤天害理违背国家的利益,而遗臭万年,而那些名垂青史的人也只不过是因为为这个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 ,而名垂千古,我不想说这个社会需要多一些像卢安克的人,他是不可被模仿的,也是别人无法效仿的。我只能够说:每个人他都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随着自己的心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他说,离开是一种疼痛,但他是没有选择的,他要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他说他理解她,她是个女人,女人需要自己的庭,所以,他还是走了……去承担他必须要承担起的责任。
什么都没能够留下。无论幸福,与悲伤,所有的所有对于孩子们来说,谁能够轻易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