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月光
晚饭后,独坐临窗的桌前读书。
忽然,耳边飘来一缕琴声,隐隐约约的,像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我的心一惊,下意识地抬起头,只见黛蓝色的夜空中一轮圆圆的明月,正笑盈盈地望着我。我急忙关掉台灯。银色的月光如清清的溪水,潺潺地流进窗来。
静静地坐在桌前,一任澄澈透明的月光笼罩我。仿佛一切烦忧都在这如水的月光中溶化了,许多关于月亮的美好回忆溯流而来……
我的童年是与姥姥一起在乡下度过的。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那些有月亮的夜晚。"初一初二月弯弯,初七初八月半边,十五十六月满圆。"尤其是农历中旬前后的十几个晚上,圆圆的月亮早早地挂上树梢。吃罢晚饭,我就急不可待地拔脚往外跑,在村前的麦场上,在村头的树林里,与小伙伴们一起玩"捉迷藏"、"抓特务"和"指星过月"等游戏。等疯累了,玩腻了,就像一只温顺的小猫,一头钻进姥姥的怀里,缠着她一遍遍地讲"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的故事,听她一遍遍地哼唱"月姥姥,黄巴巴,爹织布,娘纺纱……"的歌谣,不知不觉中便进入梦乡。
长大后,读过不少古人咏月的诗句,尤其是诗仙李白的咏月诗,更是令人难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静夜思》,恐怕是我背诵的第一首古诗。而那首《月下独酌》,意境更为凄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诗人的笔下,还有许多咏月的佳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每当读起这些优美的诗句,便有一轮明月朗照心间,胸中的块垒,心中的郁结,世俗的纷扰,都消融在这如水的月光中。
如今住进城里,月光似乎离我们已经很远了。每当夜幕降临之际,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便闪亮起来,无休无止的电视剧便热热闹闹地上演起来。声色犬马的快乐,取代了省察内心的痛苦;车喧人嚣的生活,销蚀了静悟人生的深刻。现在,还有多少人有那望月赏月的雅趣呢,即使在月儿圆圆的中秋之夜。
姥姥离开我已30多年了,童年的月光也已成为一种遥远的追忆。"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这隐隐约约的歌声,仿佛是从月宫传来的,那么悠远,那么朦胧。
望着窗外久违的月亮,沐着溶溶如水的月光,我依稀又回到童年,又回到姥姥温暖的怀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