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语乐坛
关于华语乐坛,在很久之前我就想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个人社论,只是当时怕写出来会遭到众人的笑话:你算个什么东西,先做好自己再说别人吧。中国人确实够狠,但凡有人提出某些与之相似的看法时,总会遭到某些人如此毒的反驳,一口便给堵死了。但有些话是堵不住的,纵使会遭到围攻,而艺术的魅力足以让他们飞蛾扑火,死而后已……
当今,各大电视台又掀起了一股选秀风潮,内容和形式与往年的一成不变,如出一辙:先是海选,然后就是一层层的淘汰赛,接下来就是冠军争夺战,整个过程弄得那是如火如荼,热闹非常,但每一次也都好像只是一场狂欢而已,一场关于电视台、广告商、运营商以及一群爱看热闹的歌迷的狂欢而已,最后狂欢完了,终究地曲终人散,人走茶凉了,而这所有的结局看起来都有那么几分的悲凉:电视台赚到了收视率,走了;广告商把品牌打出去了,走了;运营商把钱挣到了,走了;歌迷看完热闹了,也走了;最后剩下的永远只是那群还傻呆呆地站在台上的选手,就算是冠亚军也好,全国多少强也罢,从此再没人搭理,时间久了便被人遗忘了,这是多少选秀歌手的下场。
弱弱地问一句,到目前为止,中国产生过了多少的选秀冠亚军,而又有多少能被人稍微地记得起,好像没有几个吧。据说现在他们中的很多都已经该干嘛干嘛去,有摆烧烤摊的,有卖衣服的,也有卖麻辣烫的,还记得几年前很火的那个师洋吗?他现在又怎么样了呢,你们自己想吧,为了维护他人的面子,我还是在这里打住吧。
说了那么多其实真的怪不了别人,毕竟人家给过你舞台,要怪只能怪自己,怪自己的本末倒置,怪自己的看不清主次,即使看清了也无能为力:记住旋律永远是音乐的灵魂,绝对的音乐DNA,没有优美的旋律,任何的音乐都是行尸走肉的,就像现在的很多新歌(那样的歌曲还是别出了,不仅浪费社会资源,最主要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和流量,真是够坑爹的,从根本上说那也是一种欺骗)。
音乐的最原始状态就只是一段旋律,一段有起伏的声音,仅此而已。除此之外的包括歌词、唱功、音声和感情等等都是旋律的依附物,没错他们的确可以给旋律以锦上添花的功效,但没有了优美的旋律,它们最后将什么都不是。比如说吧,信乐团的《千年之恋》,词写得多好啊(方文山写的),但却被那不痛不痒的作曲给破坏浪费掉了。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会唱歌的人或者说是唱歌好听的人,每个选秀节目的前几强有谁不是好声音?都是,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最终还不是捞得了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时间的尘封而急流勇退,最后销声匿迹。去年的中国好声音够火吧,但你看着吧,如果像李代沫,吴莫愁这些人再出不了代表作,那么他们遭洪流的淹没就指日可待了,瞬间的辉煌也只能从“曲婉婷的歌声里”去寻觅了。
现在依然还有很多人在比飚高音,秀颤音,拼东北腔,他们以为那样才够音乐,才叫玩音乐,其实当他们还在秀这些花销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已经离音乐越来越远了,而最后也只是能把自己造就成一个声带运动员而已。
这里有两个与之相对的典型人物,一个是华娱乐坛的标杆性人物——周杰伦,一个是新生代九零后精神领袖,音乐鬼才——许嵩。说到唱功,周杰伦当初的吐字不清,真不知遭到了多少人的吐槽,而许嵩呢,要他拿现在的唱功去参加比赛,我想那是连海选都过不了,但他们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却遥遥领先于那些整天拼音高,拼颤音的人。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他们真正抓住了音乐的灵魂——作曲,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作曲天赋,所以在音乐上也会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影响力。当然在这里,我并没有说唱功不重要,唱功是一个歌手之所以是歌手的最基本,也非常重要。我只是想说,巧妇如果能遇上好米那才够真的完美,否则多巧的妇也会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