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读后感 > 正文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2024/04/21读后感

倚栏轩整理的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篇1

认识温儒敏,是因为刘志民老师,不止一次在家长会中提及温儒敏,想要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就要了解温儒敏。因为他是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只有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体系构建、操作建议等,家长才能引导辅助孩子的学习思路,把握教材重点,孩子才能学习起来游刃有余,成绩才会显著提高。于是,我读的第一本温儒敏的书,就是《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这本书,主要是讲作者的讲座和访谈:

关于教材。

首先,“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材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整体渗透,而并不是穿靴戴帽;

其次,“守正创新”,部编教材的编写要创新,是在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好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所以教材中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很多经典美文。同时温主编提出“教材编写最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落实的办法”,所以新教材中我们看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再次,“语文核心素养”,部编教材在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体系,即每个单元所体现的语文要素,当然这个体系是隐在的,是因为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语文的学习还是需要熏陶与涵养。

关于教学。

部编教材在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体系,老师们就有了可以把握的“干货”。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全局意识,要研究教材,梳理其内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的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如针对目前学生读书少的问题,新教材把“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温主编建议我们一线老师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目的就是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现状。

关于读书。

读书就是营造“自己的园地”。作为一名现代的一名学生,更要做读书的种子,作为现代的一名学生家长,更要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读书。自己和孩子首先要喜欢上读书,把读书当做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课本上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业的需求,但读书也不只是为了功利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让自己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这更是刘志民老师建立家长读书的意义所在。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篇2

读了《温儒敏语文讲习录》之后,我对自身的语文教学有了一些反思和想法。

温儒敏老师在书中特别强调: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都知道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这是我教学中一个难点。温老师提出要让学生多读“闲书”,不带功利性去阅读。学生根据兴趣去选择阅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与经典。我将要教一年级学生,我打算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建议书单,建立一个班级读书角,并每天为孩子读童话或者诗歌,从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温老师提倡学生“海量阅读”、“连滚带爬”地阅读。学生要在繁忙学习时间里腾出大量时间阅读,这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粗读、猜读、跳读等阅读方法,并让学生在课堂训练阅读方法。学生要学会快速阅读,在阅读结束后,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观点、想法即可,不在乎文笔。

要想培养学生读书兴趣,还要打破一些传统观念。不能书籍分为三六九等,要让孩子有选择自由权。阅读课外书籍时,可以不动笔墨、不求甚解、不逐字逐句细品内容,重在拓宽阅读面,长期熏染、积累。

温老师还指出课内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很多教师喜欢喋喋不休地说课,逐字逐句地教学,修辞说法、句型变化、各种考试题型贯穿整个课堂,生怕遗漏某一个知识点,还为了迎合现代教学,设置不必要的讨论环节和滥用多媒体。我们应该对课文进行深刻的研究,让自己对课文产生感情。阅读课文注重在“读”,尊重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温老师说:“老师要做读书的种子”。是的,我们要先爱读书,感受其乐趣,学生才会爱上个读书,会读书。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篇3

在任何一个时代,阅读总是能丰富人的内心,增长人的见识。我们将人类几千年的科技和文明都浓缩在书籍中,通过阅读快速习得,进而得以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往小处说,我们每个人不也是通过阅读提高自身的素养吗?作为一个小语人,我们更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学识见闻,都能为其教学增添无限的内涵和光彩。

保持对阅读和写作持久的热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假期,我有幸拜读了温儒敏教授的《语文讲习录》,深深感受到多读书是教书的前提,也是精神成长的需要。无论多忙,都要有“自己的园地”。

一个不读书的语文教师,如何教好语文?那他的语文课堂定是索然无味、没有生气的。回顾自己的语文课堂,深感自己读书太少,处处捉襟见肘。有时讲得含糊,有时无法延伸……教师要提高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就需要多读书,读专著、读经典、读“闲书”,多积累知识,催生语文课堂之灵气,不能再把孩子们教成应付考试的机器了。

现在社会心态浮躁,做什么事情都是利益在前,感觉大家都没完没了地忙,忙评级、忙教学检查、忙各种杂事,所以大部分老师难于沉下心来读书做事。就如温儒敏教授说:教语文是要有心境的,教师的学养以及人格素养格外重要。学养,既是教书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精神成长的需要。因此,无论多么忙,最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哪怕是一块不大的自留地。当然学校的评级、检查都要应对,谁也不可能完全超越或超俗,但要保留一份清醒,一点距离,免得被动地全部卷进去,而失去了自我。

读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愿从自身做起,以自身的读书热情去感染、带动学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期望在书本的浸染下,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生动、有灵性的课堂。

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读后感 篇4

认识温儒敏,是因为刘志民老师,不止一次在家长会中提及温儒敏,想要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就要了解温儒敏。因为他是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只有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体系构建、操作建议等,家长才能引导辅助孩子的学习思路,把握教材重点,孩子才能学习起来游刃有余,成绩才会显著提高。于是,我读的第一本温儒敏的书,就是《温儒敏语文讲习录》。

这本书,主要是讲作者的讲座和访谈:

关于教材。

首先,“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教材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整体渗透,而并不是穿靴戴帽;

其次,“守正创新”,部编教材的编写要创新,是在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好经验的基础上的创新,所以教材中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加了很多经典美文。同时温主编提出“教材编写最缺少的不是理念,而是落实的办法”,所以新教材中我们看到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新教材专治不读书;

再次,“语文核心素养”,部编教材在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体系,即每个单元所体现的语文要素,当然这个体系是隐在的,是因为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语文的学习还是需要熏陶与涵养。

关于教学。

部编教材在构建适合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体系,老师们就有了可以把握的“干货”。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全局意识,要研究教材,梳理其内在的知识体系,比较自然而又扎实的体现在自己的教学中。如针对目前学生读书少的问题,新教材把“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结合起来,温主编建议我们一线老师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目的就是拓展阅读面,增大阅读量,改变语文课读书少甚至不怎么读书的现状。

关于读书。

读书就是营造“自己的园地”。作为一名现代的一名学生,更要做读书的种子,作为现代的一名学生家长,更要用实际行动引导孩子读书。自己和孩子首先要喜欢上读书,把读书当做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课本上的内容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学业的需求,但读书也不只是为了功利去读,在读书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让自己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这更是刘志民老师建立家长读书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