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经典日记 > 正文

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

2024/01/04经典日记

倚栏轩整理的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精选4篇),供大家参考,大家一起看看吧。

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 篇1

在一个平静而美丽的夜晚,从贝贝的笔盒里发出了激烈的吵架声。铅笔、橡皮、尺子都在争论自己的本领是最大的。

铅笔坐在板凳上翘着二郎腿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人们没有了我的话,人们就写不了字,更不能给别人写信了,那将给人们带来多少麻烦啊!”

橡皮不服气的跳了出来对铅笔说:“如果你写了很多错别字还不是让我擦,我的功劳才最大。”

尺子慢悠悠地走出来说:“你们要团结,不然将会一事无成的,比如铅笔,没有橡皮,写错字就不能改正了,如果橡皮没有铅笔怎么可以擦东西呢,如果铅笔没了尺子就画不出来直线和曲线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

它们听了尺子的话就不再吵架了,它们团结起来比以前做得更好了,大家都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

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 篇2

兔子上次和乌龟比赛跑步,因为自己打了瞌睡。所以输给了对方。兔子不服输主动向乌龟挑战,乌龟也不退缩,接约定再次比赛,决个高低。

为了战胜乌龟,兔子时刻告诫,不能掉以轻心,不再像上次那么丢脸。

龟兔比赛的日期到了,这次比赛吸引了许多动物来观战,场面非常热闹。这次比赛是跑一小段上坡路一大段下坡路,谁先到山脚下谁赢得比赛。山羊伯伯一声令下,兔子像箭一样冲出去,乌龟仍沉着冷静,拼命向前爬,兔子一会就把乌龟抛了一大截,乌龟也不泄气,速度明显比上次有提高。

可兔子呢,平时的决心倒是挺大的,可一看自己领先,又有些心不在焉了,心想,这次我一定赢。乌龟爬完上坡路心想,要是我这样爬下去,肯定输了,于是他灵机一动,把头和脚全部缩进壳里,眼一闭一使劲,一骨碌地朝山下滚去,由于山陡,滚得飞快,乌龟越来越靠近兔子,当在兔子身边滚过时,兔子没注意还以为是一块石子掉下来。兔子只差一点就到达终点时,看见乌龟已经先到达了终点正接受其他动物的祝贺,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过了好一会,他才回过神来,刚才从自己身边滚的“石子”是乌龟。

这项比赛,让兔子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多动脑筋,弱方靠智慧也能战胜对方。

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 篇3

太阳要落山了,小猴捧着一个大西瓜,从姥姥家回家。走热了,正准备吃,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从旁边的竹林里走出一只瘦狐狸和一只胖狗熊。

小猴眼睛一转,心想:“狐狸生来就很狡猾,这一次不知道他优惠耍什么花招,我可得小心一点!”狐狸刚看到西瓜,口水霎时从口中流泻下来,而狗熊呢?不用说,他也流口水了,简直可以用“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形容。

狐狸脑筋一转,一个狡猾的鬼点子顿时涌上了它的心头,只见狐狸可怜巴巴对对小猴说:“猴老弟,我们口渴了,把你的这个西瓜给我们吃吧,我们来日会报答你的!”小猴心里清楚,狐狸做过许多的坏事,但是,如果我不把西瓜给狐狸的话,狐狸会伤害我的。但是小猴毕竟获得过“超级杯”足智多谋大奖赛的冠军,只用了仅仅0。111111111秒,小猴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制一制狐狸。狐狸原以为小猴会中计,可是,令狐里没有想到的是,小猴竟然爽快的答应了。只见小猴抱着西瓜飞奔而去,一眨眼的工夫,小猴便跑回来了,只见小猴的左手里拿着一个西瓜,右手里也拿着一个西瓜。突然,狐狸和狗熊同时奔向小猴右手里的那个西瓜,小猴呢?不慌不忙,把右手里的那个金属“西瓜”,让狐狸和狗熊去抢,而小猴自己却一蹦一跳,扬长而去了。

六年级童话寓言日记 篇4

渔夫提着马灯,一遍又一遍看着正在熟睡中的七个孩子。

渔夫展开笑容说:“嗯!这两个孩子正可爱,可惜……”,渔夫叹一口气,“真倒霉,怎么小就没有了孩子!”

桑娜起身,去拿锅,再去那些好吃的,开始煮东西。

“噢”,渔夫说,“你是要煮些吃的给孩子吗?”

“是的,不能让那两个浅黄头发的小婴儿饿着,得赶快这些吃的给他们。哦,你快去看看那些孩子。”桑娜边煮边说。

渔夫坐在凳子上,提着马灯,看着七个孩子沉思:我们可以少吃点,当一定要喂饱孩子!

桑娜转过身对渔夫说:“丈夫,孩子们吃这些东西能坚持下去吗?特别是那两个孩子。”说着并用手抚摸着两个浅黄头发的小男孩。

渔夫沉默了一会儿。

抬起头严肃地说:“肯定能!哦,我们得少吃一点。明天希望能是个好天气,也希望明天能给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食物!”

桑娜看着自己的丈夫那么坚定,那么负责任,抱着丈夫哭了起来。

渔夫看见桑娜哭了,担心地问道:“桑娜,怎么了?是把我们养不好孩子吗?别怕,我们可以熬过去的!”

桑娜抬起头,擦干眼泪:“丈夫谢谢你,是你养活了我们一家,整天都干着活……”

渔夫:“桑娜,你在说些什么。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渔夫没说完,就被一阵清脆的哭声打断了。

桑娜急忙的过去安慰,说:“别怕啊,别哭,乖啊……”

一个浅黄头发的小男孩坐起来,模模糊糊的说:“妈妈,妈妈你在哪?”边说边带着哭腔。

桑娜说:“不哭啊,你们的妈妈出了趟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