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倚栏轩 > 好文 > 好文章 > 正文

原创随笔

2023/09/09好文章

倚栏轩精选6篇原创随笔供大家阅读与参考,如果大家喜欢原创随笔(精选6篇),记得收藏与分享哦。

幸福一家人

文/精灵鼠--晓蕾(雷小珠

不管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有一个团结的氛围,在需要的时侯帮帮忙,搭搭手, 这就是一个幸福的一家人了。

家里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老人在家安享晚年,小孩子们开开心心地上学,中年人为了家庭而奔波劳累,需要大家和谐的处理各种各样的关系,做到尊老爱幼,互相包容和理解,在这个太平盛世中,幸福的过生活,这就是现代人想要的!

幸福的家也要去进营的,除了互相的付出,还要有海一样的胸襟去包容生活中琐碎事情,有人默默无闻地牺牲自己,这就是母亲,太多的家庭主妇,在牺牲自己的事业,来照顾家里的一切,包括孩子的成长。不过父亲的陪伴也是必要的,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亲之间的爱。长辈们也是年纪大了,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大家可以互不干涉太多,因为儿孙自有儿孙福!

现在家庭聚会也不少,有的家庭自己也有一个小小群组,这样方便沟通,也好有商有量的呀!谁家没有难念的经呀!所谓一家有难,几家来扶持,所以也引申好多的姐妹群,兄弟群,过年的时侯一聚会,就会有说不完的话题,和一些来不及接手的红包雨。以前的兄弟姐妹多,老人们的存在,就一个大的主心骨,可是现在老一辈们都驾鹤西去了,留下来的兄弟姐妹们,也就抱团取暖,把一个大家庭给维系好,能帮就帮,反之也是尽力而为了。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人生中,孩子们也学会了长大,能靠自己的尽量靠自己,中国人的家庭就是讲究一个团团圆圆,一家人可以整整齐齐的,谁也不能少,过年的时侯和平常一样,总有说不完的话。幸福很重要,有家就有幸福,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一起去面对。

幸福一家人 ,不管家里有多少的人,也要团结起来,不要带有什么偏见,也不要有歧视,都要一视同仁云看待。除了朋友,就是家人对你是最好的,所以也要学会且行且珍惜,这样家就会永远幸福!

这就是幸福的一家人!

森林

文/李娟

我们在森林里循着声音找到一只啄木鸟。

森林里荡漾的气息是海的气息——亿万支澎湃的细流汇成了它的平静与沉寂。我们走在其中,根本是陷在其中,上不见天日,下不辨东西;此间万物都在被压抑,都在挣扎,在爆发,在有光线的地方纷纷伸出手臂,在最暗处纷纷倒下。脚下厚厚的苔藓浓裹的汁水,是这空间中所有透明黏稠的事物一层一层液化下来的沉淀。我踩上去一脚,瞬间陷入深渊。

这森林,用一个没有尽头的地方等候着我们。隔着千重枝叶,目不转睛地注视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迷路了,我们背靠着一棵巨大的朽木喘息。然后安静,直到沉静。森林开始用一分钟向我们展示一万年。我们站起身继续向前。忽有遥远的叩门声如心脏搏动般一声声传来,并且一声声让一切沉下去,寂下去。我们回头望向那处,仓促间绊了一跤,等踉跄着站起身来,恍恍惚惚什么都乱了——血脉搏动与视线混淆在一起,触觉与味觉难舍难分,疼痛逼入了呼吸。我们想哭出声来,结果却是迈出了一步……回忆与狂想缭绕着手指,攀行与摸索一寸一寸蚁动在脏腑……不能停止,不能左右自己。巨大的孤独从我们的脸庞抚摸到心灵——我看着这森林,惧骇它的深处全是忧伤。我想到了故乡,又想起了其实我没有故乡……我们这是闯入了谁的命运?陷入了谁的痛苦……环顾四周,发现这四下里居然只剩我一人,不知什么时候走散了。

我大声喊着妈妈。我的声音四处穿梭,寻找,再空空地回来。回到我面前问我:"妈妈?"我跑了起来,弓着身子,在枝条下、灌木丛中飞快穿行。头发和裸露的手臂被挂痛的感觉从远处暧昧不清地传来。那痛感更像是谁努着嘴唇向脑子里呵气。我加快了步子。我已经想象到自己四肢布满伤痕地走出森林的情景——那时阳光普照,我却丢失了我的母亲……我扒开一丛灌木跳下去。爬起来,一抬头,妈妈正站在不远的空地上,看着我,竖一根食指在唇前。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就曾渴望有一天能够找到这森林的精灵。但是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后,我们仍然还得这样平凡地生活——当我们站在河边的沼泽上,遥望横亘在眼前的蓝绿色森林蜿蜒到天边。

我们湿漉漉地走出森林,像是从大海中被浪潮推上沙滩。我们筋疲力尽。我们最爱的那首歌,那首热烈、高亢、激越的歌,它什么也没能点燃,它一出口便被打得湿透,一句一句沉重着,一句一句坠落。我们唱出一句,就忍不住泪水长流。妈妈……我们的歌声多么单薄,而世界多么强大……这森林是火焰与海洋交汇的产物,是被天空抛弃的那一部分——当火焰与海洋交汇,排山倒海,激烈壮阔,相互毁灭。天空便清悠悠地冉冉升起,以音乐的神情静止在我们抬头终日寻找的地方。

我们在说这森林。说了海洋又说火焰,唯独没有说这森林中一棵平凡的树木。于是我们离开时,它便在我们身后轰然倒塌。妈妈……这是这森林所能制造出的最大声响。这一声响彻山野后,剩下更为广袤的寂静。这一声不同于山风林籁的任何一声,这一声只喊一声,终生只喊一声。这一声之后,广袤的寂静中回荡"笃、笃、笃"的叩门声。妈妈,那又是哪一棵树呢?我们找不到。我们找到的时候,森林将它的咫尺之遥隐藏到千里之外。

我们在森林里目送一只啄木鸟远去。

麦场往事

文/张素燕

昨天给父亲打电话,问老家的麦子收了没有,父亲说就等着机子过来,一两天的事儿。今天上午回老家,地里只剩下一片黄岑岑的麦茬。父亲说,现在的麦天有啥过呀,联合收割机一过去,麦粒就出来了,哪像以前啊,过个麦天,得忙上半个月二十天的,真的能累死人。

父亲的话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忙碌的打场时节。

首先是矼场。临麦前,在自家地头割掉还不太熟的麦子,腾出半亩来地儿做麦场。先往麦场地上泼水,浸湿场地,再铺上往年的麦秸秆,然后用石碾滚反复轧场地,让地面发挺发硬,以便于以后轧场,晾晒麦子。

然后是收割麦子。场地做好了,麦子鼓着饱涨的麦穗笑弯了腰。天刚刚亮,便看到忙碌的身影在地里弯着腰,弓着背,挥舞着镰刀割麦子。之所以选早晨收割,一是因为凉快,二是麦穗不炸,不抛洒粮食。一个人一天能割半亩来地吧。割得差不多时,把两把麦秸秆拧在一起,撑开,把割好的麦子放上去,打成捆,便成了一个个的麦个儿,然后用排子车把这些麦个儿拉到场地去。

接下来,就到了打场的时候了。先把麦子解捆儿摊开,尽量均匀地铺在场地上,晾晒有两三个小时左右,再把麦子从底下翻过来,间隔一小时左右,翻个两三遍。午饭后,就开始轧场了。用带有石碾滚的拖拉机轧上个两三遍,把麦粒都轧出来。然后开始翻场,起场。人们顶着炙热的太阳,流着豆大的汗珠,个个脸红得像关公。女人们用毛巾包住头,挽起裤腿,忙里偷闲时,拿起一把蒲扇,猛扇几下;男人们则只穿一条短裤,裸露着黝黑发红的上身,脖子上搭着一条湿毛巾,时不时地擦去脸上滴答的汗水。只见人们用叉挑麦秸秆起场,把剩下的没有轧净的麦秸秆再抖擞几遍,然后把麦秸秆堆成垛,有方形的有圆形的,既可用来作纸,也可以用来烧火做饭。场地上留下的麦粒和麦糠又被堆成东西走向的麦堆,因为多为南北风,这样便于迎风扬场。用木椠摙起一堆麦子,高高地顺风扬起来,风儿把麦糠飘走,只剩下干净的麦粒,如此反复多遍后,干净的麦粒就可以装进提前准备好的编织袋里了。

现在依然还记得,天色已黑,人们都还在忙碌着。我们家的麦子正在装袋儿。我那时还小,帮不上什么忙,就倚靠在装好麦子的编织袋上,数天上的星星。一颗、二颗、三颗……唉,怎么数不完呢?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啊?就在那时,浩瀚无垠的天空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星星眨着眼睛,好像在跟我说话,她会不会掉下来?天空为什么那么大,那么黑,而且是圆形的……我哼着小曲,漫无目的地蹦蹦跳跳,看着一袋又一袋装好的麦子,拍手叫好。

过个麦天,把人累得直不起腰来。只记得,大人们来不及在家里吃饭,送饭便成了我们小孩子的任务。用一个手提篮子,里面放上娘提前蒸好的馒头,有时还有大油饼,再加上娘提前炒好的一盒菜,还有家里腌的老咸菜,如咸萝卜,咸菜疙瘩,咸蒜等。有时还装上一大瓶米汤。把这些东西用毛巾盖住。提到地里时,饭还热着呢!我们还负责送水。用一个大白塑料壶,装满白开水,有时,还往里面放点桔子粉。桔红色的水,看着就诱人,喝到嘴里那个甜劲儿,就更不用说了。还记得,用手蘸点儿桔子粉偷吃,那种感觉太爽了,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那是我到现在为止吃到的最甜的东西了!

"回来了,叔叔。麦子收完了?"姐姐跟邻居王叔打招呼,把正沉浸在麦场往事的我拉了回来。

"噢,好了。不用我们动手,这麦天就过完了!"王叔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过去的打场让人劳累又难忘,现在的麦收让人轻松又快乐。忆苦思甜,今非昔比。

幸福像花儿一样开满老百姓的生活!

学游泳

文/喻伟

我以前那些与水打的交道,充其量就是玩玩水。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与同事去北海,在海边却真正浮起来了。那天,我和同事来到靠近沙滩的浅海处,当时沙滩上,人头攒动,我还没来得及酝酿投入大海的豪迈情怀,就已经随着同事涌入了人群,竟然神奇得很。划着双手,蹬起双腿,我就那么真真地浮起来了,还游了一两米。遗憾的是,却不能施展身手好好操练。回来后,我高兴地说自己会游泳了。家中的眼镜哥哥笑道,海水浮力大,你真以为你学会了啊。周末赶紧跑去乡下,试着不用救生圈,果然直往下沉,呛着水了。

我一直想学游泳,但以往总觉得游泳局限在夏季,其实,在长沙一年四季均可在泳池馆中游泳。

最近这一阵在同事圈里刮起了一股游泳风。一直没学会游泳的我,顿时感觉尘封的心突然满血复活了,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我在网上买了一件泳衣,快递小哥送来时,我就在一楼教研室换了给宋主任看,宋美女笑着说很好。想着是中午大家都休息了,就跑到大厅去照镜子,正自我欣赏,教务处的尧帅哥经过,笑眯眯地说身材傲骄。我立马旋风般闪进教研室,然后就和宋主任大笑起来。

我随后就在游泳馆办了一张年卡,为避开高峰,我将游泳的时间定在晚上6时左右。刚下水的头一次,我没用游泳圈,划动双臂,蹬起双腿,竟神奇地游了个一两米的距离。早几年我去北海,在海边游泳的感觉就那么真切地找着了,突然觉得似乎任督二脉已打开,兴奋得很。待到快要下沉时,连忙抓住近旁的浮绳。虽然也呛到水,但信心却充满了胸膛:只要坚持,这玩意奈得我何。果然,练习了几天,我已经游得了十多米。

人们常说,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其实光下水还不够,唯有顿悟,打开任督二脉,才能学会。但顿悟之前那么长的一段身处水中,却是令人迷茫的。游泳如此,学习、工作、生活、做人何尝不是如此。所幸的是,现在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对众亲友说:我不是旱鸭子,我会游泳了。

文/x31011218

平凡的下午,闷热的夏天总让人烦闷。是呀,倘若这时能有一阵风该多好!我期盼着,竟盼来了——不知何时,天空戴上了黑色的面纱,遮住了火辣辣的阳光,时不时擂起了大鼓,雨也是那么的突然的来了,不打一声招呼的,就光临了我的小区,没有一点征兆。也习惯了他这孩子似的顽皮。这措手不及的清凉感,也让人心旷神怡。闷热的夏天,好久没有这样了。我趴在窗前,企图用全身心接受这老天的恩赐。

对面人家屋顶上的玻璃,泛着一层层波浪,那是雨,摇曳的树枝,坚强挺立,那是风,一阵一阵,响彻天空的,那是雷。雨像画素描时那样,交叉在一起,像一块纯净的纱布,笼罩了对面的房子,也笼罩了我的房子,好像把整个世界都罩住了,外面的世界仿佛都戴上了白色的面纱,朦胧中,是一片清新的绿色。

我认为我们小区的绿化是很不错的,清新的树枝总是映入人的眼眶,无论坐在窗边的我,还是走在小径上的我,又或许是站在楼顶乘凉的我,放眼望去皆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有深有浅,交相了一幅多美的自然风景画。在朦胧的帘上。我意外的看到树下冒出红红的果实,这是这是我忙碌的脚,跑过时注意不到的。

到这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坐在窗边,一手扶着窗,一手伸出窗外,我感受雨的滋润感受雨的清凉。冰冰凉凉的剪去了心中的烦闷之气。带来了清凉的风,带来了活泼的雨。带来了严肃的雷。雨还在下着,那雨帘就密密地织着,我不觉想起了小时候拿着剪刀对着妈妈傻傻的笑,我已记不清当时脑袋里的想法了…

幽幽古道行

文/徐文峰

到梁平县梁山街道老城东采访,纯朴的城东人热情地向我介绍城东巍峨的山、清澈的水,山中的野樱桃、河里的肥螃蟹……还有一条西汉时期留下的古驿道。好古怀旧的我,心中升腾起一股强烈的想去看一看的欲望。

机会很快来了。换上轻便结实的"解放鞋",迎着初升的朝阳,一任晨风拂面,我和几个友人从老政府出发,爬坡过桥穿竹林,20余分钟后踏上了一条苔藓茵茵的青石板路,同行的人说,这就是古驿道了。

此处属金桥村地带,但见枝叶婆娑,翠竹掩映,更喜彩蝶穿花,蜜蜂争蕊。两三米宽的石板路沿阶而上,弯弯曲曲,绵延不绝。有少许石板一半深入山坡,一半悬在空中,有的石板上马蹄印清晰可辨,岁月的痕迹依稀可见。这条古道后被人们叫做"杨森大道",是因军阀杨森出资重新修整而得名。在肩挑背扛马当车的年代,"杨森大道"是梁平县通往万县(万州)的必经之路,也是一条不折不扣的"马路".

透过苍松与翠柏的缝隙向左俯瞰,梁万高速公路尽收眼底。折射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公路与体现着古朴之风的西汉古驿道仅百米之遥,一宽一窄、一老一少平行相向,更让人浮想联翩。

再往上爬,往里走,森林变得更加茂密,满眼的树,满眼的绿。古道两边的银杏树、松树争高直指,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古驿道上的青石板也变得有些打滑。我们借来篾刀,自制手杖,继续前行,蓦地想起宋代文人王观的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在古驿道上行进,不远处传来牧童的歌声:"王老五,心肠狠,苞谷剐个光梗梗。李老幺,狠心肠,田坎垮了丈多长。"嘿,还真是有意思。

不知不觉走了一个多小时,太阳渐亮,气温渐高,我们全身发热冒汗,正准备停下来歇歇脚,有人惊呼一声:"野兔!"草丛中,两只野兔子蹬起脚脚逃得无影无踪。

"这一带野兔多不多?"我虚心请教。附近几个村森林资源有4万多亩,野兔多的是。不光是野兔,再往里走,还有野猪。同行的当地人还讲了一件趣事,说是有一次一位护林员听见林中咔嚓咔嚓响,以为是偷树的贼娃子,便蹑手蹑脚靠近目标,走拢后"妈啊"一声,直吓得屁滚尿流,拼命飞跑。护林员看见的不是偷树贼,而是一头壮实的野猪。

一会,到了天鼓村七里峡,上游水库宽阔的水域像一弯月牙,波光粼粼,美不胜收。岸上,群山锁绿,晴烟抹翠,一望无涯的松柏密密匝匝,倒映于水中,活脱脱一幅让人如痴如醉的水墨画。

古驿道向东蜿蜒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