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风景
曾经无限繁华的都市,如今仅剩下破败的断壁残垣,依然屹立在纷至沓来的游人面前。古老的麻石街上,一丛丛细小的草木顽强地从街铺石的石缝中探出头来,它们长了枯,枯了长,仿佛冷静的哲人一般,静静地看着历史的烟云飘移、消逝。
曾经拥有“安徽四大商埠”之一响亮的名头,可是有着“小上海”的美誉,大通和悦洲上名闻天下的“三街十三巷”,以徽派商铺建筑的风格,立于天地之间,任凭沧海桑田,任时间的洪流为它冲刷出历史的质感,为我们注目的风景注入人文的灵魂,让我们脆弱的心灵震撼不已……
当白天的喧嚣褪尽,夜晚的大通在现有的零星灯光与夜空的月光映照下,多了一份独特的神秘色彩。没有昔日大都市辉煌的古镇,长龙山西瓜顶上依旧耸立着的天主教堂钟楼,仍在眺望着高悬鹊江之上的明月,柔和的月光与鹊江的江流都以自己的方式亲吻矗立着“大通”牌坊的亲水平台。这些古老与现代建筑的完美融合,更让游人于内心深处泛起别样的滋味。
宽阔、悠长的澜溪老街上,精致的店招下是日常经营着的商铺,街边晾晒的长江野生小干鱼,散发出咸鱼的鱼腥味;全球独有的正四方形古老的街铺石,静望着街上来往穿梭的车辆与行人;古老的百年老理发店里,两位七八十岁的老理发师一边替客人剪着头发,或是用他那曾为清人剃过大辫子的老剃刀为你刮胡子,一边漫不经心地跟你闲侃明清时期大通的各种历史掌故,让你听了都不舍得离去……所有这些,无不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感受着这份古镇上的绝美街景。
老街上,徽派白墙黑瓦与翘檐飞角的封火山墙依旧。沿街上在经营的商铺,依然沿袭着大通的商埠旧俗——前门临街、后门临江(鹊江、古时叫“大通江”的青通河),大白天都敞着门供游客、行人自由出入。徜徉在老街之上,唯有时间将历史定格在这里,让我们面对沧桑细细地品味……
旅行,虽未必会给我们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一定会让我们因这些历史的沧桑与人世的变迁触动我们的心灵,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包容、更加好奇,从而让我们变得更加地看淡一切,会因此活得更加真实可爱,让人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有意义。
走过山川,看遍风云变幻,我们的目光就会变得更加挑剔。
充满神奇的自然界与人类文明社会素来很难协调,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存在着美。因此,只要我们去旅行,比如像我现在这样,就这么静静地闲走在这条载入史册的和悦老街上。我知道,王阳明、黄炎培、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等无数名人都曾在这条街上走过,也曾走过俗称“长毛”的太平天国农民军、烧杀淫掳的侵华日军与依蒋介石“焦土抗战”指令将和悦洲毁成一片废墟的川军。我相信你也一定会像我一样于心灵震撼之后,觉得不虚此行,收获多多!
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其附着蕴藏着的智慧、技巧等无形财富,跟材料、物料等有形财富完美融合,最终形成我们眼前那美的景象。我以为,懂得发现它们,欣赏它们,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旅行变得立体起来,让我们拥有别样的体验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