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一直有人在我耳边提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但我总是找到各种不去看它的理由。直到上了大学,才发觉当青春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鼓足勇气面对失去的青春,去追忆残留的支离破碎的回忆。或许你会觉得对于一个十九岁的孩子来说,我少年老成也好,故作深沉也罢。但我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朝着两节正负恰好相反的磁铁转化,直到永不相吸。所有的冲动都建立在了理智之上,所有的热情都隐匿在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所有的不安都如死灰一般沉寂在太平间里。我们越来越朝着自己讨厌的方向进化,直到有一天我们走着走着找不到了来时的路,忘记了自己曾经到底讨厌的是什么模样,便可以心安理得的苟延残喘了。
我从来没有这么想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的欲望,不过在我看完的第二天起我开始后悔了,满脑子郑微,阮阮,陈孝正,林静,许开阳,老张,小北,黎维娟的样子越来越清晰,始终挥散不去,常常从梦中惊醒,脑子里还轰轰地鸣着,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我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两个原本独立的人,怎么可以这么依赖彼此。爱情就像是一条河流,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呢?我的人生就是一座只能建造一次的大楼,不允许有一厘米的误差。满天星的花语是甘当配角的爱……我已经不记得当初看小说时我的哭点在哪儿了,看电影时我笑了也哭了,笑点和大家一样,但哭点却在郑微唱《红日》那个情景中,为什么,我也不清楚。
小说里无论陈孝正还是林静,他们都有一个我也有但很讨厌的性格,逃避。电影对结尾处作了改编,这样的结局反倒令我舒服一点,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喜欢这个偏向陈孝正的结局的话,就证明…现在我也不知该如何解释,或许当我把文章写完时会找到充分点的理由或者合适点的措词来解释。林静和陈孝正一个空白了之后的七年,一个空白了之前的十七年,如果感情是和时间成正比的话,你大可以吐槽影片很烂,但事实呢?剧中的女孩子都是勇敢的,郑微的敢作敢为我们不言而喻,阮阮,帮赵世永收拾烂摊子,帮他面对他没有勇气面对的,直到自己已为人妻对于他的邀约仍不避讳,奋不顾身的去见他。我们都认为自己可以为了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但这一次却死了人。阮阮似乎就是为了感情而生的,赵世永不配得到她的爱,然而只有阮阮的青春永不腐朽。小北就算被退学也要干干净净地活,她并不是在砸小卖部,而是在捍卫被人们践踏在脚下的尊严,我相信她可以在那方尊严的领土里活得很自由。至于黎维娟,为了自己浮夸的生活一步步努力,不也是勇敢吗?对
照之下,林静,陈孝正,赵世永和老张的懦弱暴露无遗,不堪一击。
我曾无数次想过我和你相见的很多方式,但没想到我们竟然这样就见面了。请问林大先生你希望你们怎么见面呢?来一场刻意安排的偶遇?还是站在你给的忏悔面前不知所措?对于你们这种习惯用逃避解决问题的人来说,这种直接而又平静的重逢不是更有冲击力吗?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我开始有一点偏向陈孝正了,其实我谁都不偏向,前面说了,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电影里的结尾的话,可能你和我一样都把青春这段年华看得太重要了,也或许你比较喜欢赵又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