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正文

烟雨楼情思

作者: 方舟2013/10/17抒情散文

一湖浩瀚的碧水烟霞之中,一处花木扶疏的千林岛上,一座红柱青瓦的二层琼楼,宛如传说中的海市奇景降落人间,引来游人如织,启人遐思连翩。这就是烟雨楼,承德避暑山庄苑景区的烟雨楼。

烟雨楼是避暑山庄的核心景点之一。当我们乘坐景点为游人特设的游览车,由山庄的宫殿区出发,跃上西北部山峦区的盘山小路,穿过茂密的丛林,越过层层叠叠的深涧,一赏苍郁的北国高原景色之后,又由东北蜿蜒而下,领略平原区如茵的碧草,空旷的牧场,如白云飘落的蒙古包和绿茵覆盖的原野,就来到山庄的平原区的边缘,前面就是一展北国江南锦绣景色的湖泊区了。下得车来,立于澄湖岸边凭水南望,烟雨迷蒙中,一座座景色秀丽的园林建筑忽隐忽现,顿觉来到了一处人间仙境。这些建筑中,最瞩目、最撩人的就是这座立于澄湖之中的烟雨楼了。

我们来到湖泊区西部的最大一座岛屿---如意洲,向北穿过一座二十米左右的曲桥,即踏上千林岛,放眼望去,一幅由清朝乾隆皇帝题写的“烟雨楼”三个金色大字,即闪耀在一座二层楼上。烟雨楼面水而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虽然高不过二十米,但在周围浩淼湖面的衬托下已显得颇为雄伟。穿过楼厅来至院内,见东有方亭和青阳书屋各一座,为乾隆读书休息之所;西有假山,穿过月门即可达山顶的翼亭,为乾隆的把玩赏月之处。院内院外、楼厅周围,遍植奇花异草,名贵佳木。回看乾隆所题的烟雨楼对联:“百尺起空蒙碧涵莲岛;八窗临渺弥澄印鸳湖”,顿觉这里诗意盎然,满目葱茏。题联中所谓“莲岛”,即千林岛,乾隆题写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时,因环岛遍植碧莲而将其改为青莲岛; 鸳湖即嘉兴的鸳鸯湖,以此寓意在此亦可以享受游览嘉兴烟雨楼的意境。

我站在烟雨楼上,恍然觉得自己立于避暑山庄的中心地带。这里是游览避暑山庄的一个中心视点。立此楼上,面北眺望,山岭高耸,沟壑纵横,“二马道”城垣盘桓曲折,“青枫绿屿”云蒸霞蔚,一派北国风光;俯瞰近处,“万树园”林木葱茏,“试马埭”一马平川,“热河泉”暖气蒸腾,“文津阁”恬静文雅,颇有朴淡的中原气象;转身向南,烟雨朦胧,湖面飘渺,“金山亭”临湖高耸,“曲水荷香”悠幽如画,好一幅江南美景;环视四周,碧水荡漾,曲桥凌波,花木扶疏,紫桑错节,既有假山亭阁可供攀援,又有书屋斋室以足游冶,真乃娱心悦目之地也。

避暑山庄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而烟雨楼正是避暑山庄的封底之作。据史载,避暑山庄从康熙四十二年选定园址动工兴建,至乾隆四十五年烟雨楼建成,即完成了它的全部建筑历程。人常说,一座避暑山庄等于半部清史。这话不错。山庄创建的八十九年间,正与历史上的“康乾盛世”相重合,这并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清朝统治着处于上升阶段的产物。烟雨楼的建成标志着“康乾盛世”那一个历史阶段的顶点,从此中国这个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就逐渐由盛而衰,开始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一百多年因蠃弱而备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史。

站在烟雨楼前,观赏这如画的山水楼阁,我不知应该是喜,还应该是忧?

烟雨楼,这是作为一代雄主乾隆的大手笔。乾隆在位六十余年,秉承其祖父康熙遗志,兼修文武,励精图治,开疆拓宇,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建设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烟雨楼建成之时,正是清王朝最鼎盛时期,据记载:当时全国人口已达三亿之多,版图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到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超级大国。此时的乾隆已是志得意满,他多次南巡,名为探访民情、抚慰民众和治理水患,实为炫耀政绩和武功。乾隆博学多才,尤善诗歌,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创中国诗人之最;更爱游览名山秀水,凡有胜景之处皆有他的足迹。始建于五代后晋、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嘉兴烟雨楼,于烟雾浩茫之中浸透着浓郁的江南秀色,一度成了乾隆的最爱。他六下江南,八次登临,先后赋诗二十余首,盛赞其景色之美。接着于乾隆四十六年亲自选址,命臣工在避暑山庄澄湖中仿建了烟雨楼。

楼成之日,乾隆不但亲自题写楼名,还赋诗曰:“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芬。”所谓“天高地广”,正是此时乾隆那种雄视天下心胸的真实写照。他自信自己已经登上历史的最高点。此时,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到当时乾隆站在烟雨楼高处,面向苍穹,双手向上,吟咏诗歌的豪情和不可一世的雄姿;再看“烟雨楼”三字,其遒劲,其风骨,竟如钢打铁铸一般,充分显示出康熙当时那种胜利者的坚定与自信。

霎时,我也于沉思中兴奋起来,不禁像乾隆一样,为我们登上世界超级大国而骄傲,而自豪。

可是,历史在这里却转了个大弯。本来,后期的乾隆,或由于年老体衰,或由于好大喜功,或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偏狭和自私,蔽于权幸,疏于吏治,导致官吏贪贿和朝臣奢靡成风,又加之大兴文字狱等,已使其统治的根基发生极大动摇。其后的嘉庆、道光、咸丰诸帝又治国无方,一代不如一代,从此国力每况愈下,逮至慈禧、光绪之时,国家已经像曹雪芹笔下的宁荣两府那样,外壳虽在,内部已是虚弱不堪了。乾隆曾说过他们修建避暑山庄的初衷:“我皇祖建此山庄于塞外,非为一己之豫游,盖贻万世之缔构也!”其意在于“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可是,自烟雨楼建成之后的避暑山庄不但没有增加一处新的建筑设施,反而日渐破败,竟成为皇室的“豫游”所、避难所,以致嘉庆、咸丰两代皇帝皆病逝于此。这真是极大的讽刺。如今,宫殿区的烟波致爽殿内还保有他们二位的所谓“龙床”.咸丰在此处病逝之前,还亲手签准了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并承认《中俄瑷珲条约》有效,使我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主权。

思虑至此,我已弄不清烟雨楼的建成是喜还是忧。尽管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程途上最后一个鼎盛时期的标志,尽管它为我们今天的旅游事业留下了一笔令人惊羡的遗产,在近年放映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甚至昔日的烟雨楼还因演绎成“漱芳斋”而更加闻名,但作为一处历史遗迹,它还是中国封建统治者走向没落的开端,从此以后雄踞于世界顶端的中华封建大帝国就风光不再,看到它常常让我们想起近代中华民族遭受侵略者蹂躏的一幕幕悲惨历史。

烟雨楼啊!你凝结着祖国江南秀色的芳姿以及隐含在你背后的中华民族的兴衰史,让我们兴奋、自豪,也让我们深思、自省。在当今,我们全国人民正以崭新的姿态,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的时候,重温你这段历史,也许对我们会是有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