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漫山紫荆红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漫山紫荆红。阳春三月,家尊电话传信乡下的巨紫荆花开了。我不难想象,家乡的此时此景一定是一片如染如画如火如荼的繁盛了。
巨紫荆乃是我国本土紫荆属的新品种,因属高大乔木有别于灌木紫荆而得名,为珍稀濒危花木。家乡巨紫荆,还是我与兄弟于去年清明节爬山登高时的意外发现,在我国南方发现大面积成块状分布的巨紫荆尚属首次,所以消息一经传出,便为各级新闻媒体竞相播发转载,名噪一时。随后,总有不少看客、拍客前来家乡寻芳猎奇。朋友们知悉后,早已怦然心动,多次相约来年不误看花。当我把今年的花信告知几位朋友时,朋友们便急不可耐,惟恐错过花期,匆匆相邀,择一双休日,一道直奔家乡永顺西米而去。
永顺西米,一个名不见经传再寻常不过的土家山寨。但因地处张家界至天下凤凰旅游黄金通道之侧,相比之下,倒也计较出一份独特。但凡经过此道北上张家界南下凤凰,即会被山寨四周座座青山滴翠、处处流水潺潺、家家青堂瓦舍的一派原生态风貌所吸引,这里的山水,这里的草木,这里的气候,这里的人家,几经磨合几经渗透,显得是那样的纯朴和谐,宛然一个洞天福地。山得造物之恩赐、守护之精细,常年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为方圆百余里之少见;水因山体之厚实、绿树之涵养,溪涧交错,山泉叠出,清澈甘冽,叫行人不由得不眷念;草木受清泉之滋润、日月之精华,经年吐芳纳粹,异彩纷呈,令来者不经意醉倒其中。山寨靠这一方山水的哺育,一片茂林的眷顾,百年来无水旱之忧,无饥渴之困。
驱车来到家时,已是亭午时分。丽日当空,柳风拂面,流香暗涌,令人好不惬意。
巨紫荆遍生于家乡的三支箭山。三支箭山因山巅三座巨石突兀拔起酷似箭簇而得名,由北向南绵亘数十里,宛若一方腰挎神箭威严屹立的神圣守护着山下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土家山寨。三支箭山本偏处一隅,默默无闻,一日因巨紫荆的横空出世渐渐为人所知,热心的人们一年光景里便推出了龙头沟、老鹰崖、公婆岩、大黑湾、十里古道等十余处景点,赋予其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遐想。毕竟时间紧凑,我们只得选择龙头沟、老鹰岩两个巨紫荆最佳看点,去身临其境地体验、赏玩。
龙头沟位居山巅的左侧,自山顶下切蛇行直达山脚。沟内多幽泉叠水,雨季来临时,山泉涌喷,山水汇集,不多时便汇流成瀑,犹如白龙下山奔向山寨。我料想龙头沟的由来大概与此景有关吧。正是这一沟决决溪泉使得龙头沟生机勃勃,生生不息,成年堆绿叠翠,珍禽异兽出没其间。
巨紫荆占尽地利,生长茂盛,五步一株,十步一丛,或鹤立于苍苍灌木之上,或并立于莽莽松林之中,或孤悬于崴嵬峭壁之隙。远远眺望,红花满树,状若一片火树霞林。真是紫荆犹知来人意,竞相怒放染层林。
低回于高大挺拔的巨紫荆下,朋友们委实惊诧不已,不得不惊叹大千世界的神奇和瑰丽。巨紫荆花姿独特,先叶开放,花形如蝶,群居一簇,成簇成团密密匝匝地贴附在一年生以上的枝条,恰如“鹤骨龙筋结寿枝,红绡紫绮曝仙衣。”巨紫荆花色多彩,在眼前这片沟谷发现的就有紫色、粉红、白色三种。紫的如王者归来,云蒸霞蔚,灿然欲燃;粉的若少女出阁,粉荷敷面,千娇百媚;白的似仙女下凡,仪态万方,圣洁典雅。尤其白色巨紫荆变种显得名贵珍稀,在偌大的山林中,仅发现三株。白色紫荆在紫荆属中尚属珍品,白色巨紫荆更是罕见。有关资料记载,上海复旦大学校园内植有一片白花灌木紫荆,至今被奉为至宝。
巨紫荆花期在春季花中恐怕是最长的了,仅盛花期就达二十多天,海拔高的地方,花期可延续到农历四月上中旬。早春时节,巨紫荆含蕾待放,红苞累累,形似火炬,抱团驱寒;仲春之时,赤瓣熊熊,花团锦簇,艳丽无比;暮春之际,阵风袭来,花朵飘然而下,纷纷扬扬,如同群蝶共舞,仍不忘展示一份最后的壮丽。“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巨紫荆这份无意争春却无限惜春的品质古往今来不知使多少钟情人触景伤怀凄凄相惜?
龙头沟以巨紫荆多而密出名,老鹰崖则以巨紫荆大而奇着称。老鹰崖距龙头沟水平距离不足三里地,沿山腰一条水平廊道徐徐而行,谈笑间可达。老鹰崖上离三支箭主峰百来米,绝壁百仞,嶙峋突屹,峥嵘崔嵬,因常有老鹰盘旋栖息,又因常年林木翁翳,人迹罕至,遂陡增几分森寒。也许出于此故,老鹰崖环周的巨紫荆长势异样挺秀苍劲,繁密葳蕤,仅胸围一尺以上树高二十余米的大树多达百余株,被村民称为巨紫荆之王的“八旗兄弟”也就在悬崖一侧。当我们一路停停走走缓缓悠悠靠近“八旗兄弟”时,朋友们着实一惊,一丛高大无朋嫣然红透的巨紫荆赫然兀立于一堵十余米高的断壁上,基围近三米的母蔸上齐刷刷地长出八棵分株,如同八兄弟一般,同气连枝,相互依靠,又各抱地势,各擎大旗,从容穿透密林,冉冉伸向半空,亭亭迢迢,凌空舒袖,紫气盈天。平时看惯公园花红柳绿的朋友眼前凸显此景,其情可染,其势可叹,来不及细细端量,就已醉意蒙蒙,飘飘欲仙,倏然间进入了花我两忘花我相融的境界。
巨紫荆作为我国乡土树种,历史多有记载,颇有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就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紫荆花象征着兄弟和睦,团结和谐,所以又被冠以“兄弟树”、“友谊树”的美誉。据南朝吴钧的《续齐谐记》记载:南朝的时候,京兆尹田真三兄弟分家,当财产都基本分置妥当后,才发现屋前的一株紫荆树没有分,想砍伐锯为三截,每人三分其一。谁知到了翌日早晨,尚未动手树已枯死。于是田真对兄弟说:“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兄弟听后大受感动,不再分家,于是屋前的紫荆又复苏,长势异常繁茂。李白曾对此感慨道:“田氏仓促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醒世恒言》有诗云:“紫荆枝下还家日,花萼楼中合被时。同气从来兄与弟,千秋羞咏《豆萁诗》。”此后,送紫荆即表示兄弟团结合作之意,作为习俗代代相传。
古人赏花既沉醉于花姿花容,更看重于花品花语。常言道:“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与花中“四君子”和十大名花相比,巨紫荆高而不傲,艳而不俗,野而不粗,贵而不娇,以一个“和”字便可高度概括巨紫荆那种不争奇斗艳又红红火火予人无限暖意的品质,紫荆令人和,和睦、和气、和谐何尝不成其为巨紫荆经久不衰的咏叹主题呢?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之际,中央政府赠送给香港特区政府的礼品就是一朵青铜铸造的金紫荆雕塑,正面刻金大字“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两地紫荆,花虽有别,其心相通,此举不正传递延续了紫荆花千年不渝的深刻寓意吗?
如果说文化传承赋予了紫荆深邃隽永的花语,使之分外可亲;那么作为紫荆属一分子巨紫荆与生俱来的不菲价值将更彰显其弥足珍贵。
在我国热衷观赏紫荆花的历史已十分久远,《吕氏春秋》中就专有紫荆关的记载,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繁花似锦,故“荆关紫气”被古人定为易州十大胜景之一。至今山东济南、河南郑州、甘肃庄浪、安徽南京、广西桂平等地都保有或开发了以紫荆山为名的风景名胜,足见紫荆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和地位。唐代诗人白居易对春游赏观紫荆描述细微,“东郊踏青草,南国攀紫荆。”远在唐代,近郊踏青,折荆相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观赏巨紫荆的乐趣远胜过普通紫荆。除观花外,观果更是妙趣横生。其荚果累累,形色并茂,韵味绵绵。巨紫荆落花后,即生出酷似弯月的小荚果,荚果之初为绿色,六月中旬,逐渐变成紫红色,深秋渐渐转为褐色。一年之中,荚果满树长达五个月之久,在流行的绿化树种中实属难得,更何况果色依季节次第变化,不时提醒人们不忘时令,只争朝夕。尤其在炎炎夏季榴火燃空之时,宽大如盖的树冠中缀满密密麻麻紫红色的荚果,八面玲珑,随风摇曳,红光闪闪,哗哗作响,顿时给单调闷热的夏日增添了不少雅趣。
巨紫荆全身都是宝,药用价值高,材用价值也极具特色。然而我最为看重的还是它的生态价值。巨紫荆适应能力极强,根群发达,盘根错节,生长不择地势,只要有一点薄土、一丝缝隙,哪怕坡度极陡的岩石峭壁中也能落籽生根。巨紫荆叶形硕大,大如桐叶,五月份就浓荫成盖,在南方正逢梅雨季节,暴雨强度大,巨紫荆可大幅减轻雨滴对地面的溅蚀。秋冬落叶后,又在树下形成厚厚的枯枝落叶层,来年可大大减少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显示其独特的保水保土功能。巨紫荆作为紫荆属种,概不例外,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具有很强的生物固氮功能。巨紫荆不仅可以随处栖身茁壮成长,还可以发挥其强大的固氮优势,为与之共生的花草树木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有巨紫荆生长的地方,不单单是孤芳独赏,更可见一片欣欣向荣。
随着对巨紫荆最后一份神秘和疑惑的褪去,乡亲们对巨紫荆厚爱有加,管护更严,总有热心人常巡山中,看花护花。更有甚者,有的干脆在自家院子周围自毁桃树梨木,撒上亲手采来的种子,许以美美的愿望,真是苦了桃花,累了杏花,淡了梨花。
兴许是巨紫荆本事价值所在,如今县乡村三级致力开发巨紫荆意兴盎然,以巨紫荆为主题,深度开发土家山寨休闲游,新建巨紫荆苗木产业基地,培植百里紫荆旅游路,营造湘西紫荆山,打造天下紫荆园:一幅匠心独运色彩炫目的蓝图正在形成。规划灿烂,巨紫荆前景灿烂。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自古亦然,会友赏花既是乐事也是苦事,乐在朋友聚会,以花为伴,契阔谈宴;苦在聚不多时,又依依惜别。登山赏花几经周折,几个时辰悄然而过,朋友游山赏花的雅兴未尽。但天色不予,我们不得不抱憾而归,另约佳期。朋友与我本是乡下人,为求职谋生进了城,而酷爱丘山的本性难弃。久居城市,既受益于城市,又受累于城市。今日以花为媒,难得一聚,都大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事实上,只要回归心灵,识得自然,常亲自然,自然无处不在。此番游历,我感受真切,感悟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