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散文精选 > 优美散文 > 正文

苦涩的野菜,香甜的记忆

作者: 无悔人生2013/04/27优美散文

有一种野生苦菜,学名叫做取麻菜或苣荬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属菊科。多生长于田间路旁,山坡野外。其叶子边缘长有波状齿裂,表面绿色,背面呈灰绿色。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这种野菜在我国北部地区分布非常广,而在我的家乡--山西省广灵县,人们叫它甜茎菜。

这甜茎菜有极强的生命力,耐旱、耐涝、耐盐碱,在土壤湿润、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会生长的非常好。每到春暖花开,它就会在田野中发芽。因为一般是根生的,所以总是一片片地生长,只要发现一棵,就会是一片。

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人们对甜茎菜情有独钟,感情很深。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及以前生活困难时,它救过人们的命。没粮食吃的时候,类似甜茎菜之类的野菜、草根、树皮等等只要能吃的,人们就会采来食用,以维持生命。想来,在野菜救人命的时候,人们对它的贡献,只是去采摘,然后做成能吃的食物,而它对人却没什么要求,只是悄悄地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人的生命。

春天,人们成群结伙的去野外采摘甜茎菜。小伙伴们擓着竹篮子,一边采一边玩,半天时间,玩的饿了,竹篮子也采满了,于是背着回家。而大人们则会提着布口袋去采摘,一次可采一大口袋。

刚长出的第一茬甜茎菜最好吃,鲜嫩而且味浓、营养好。洗净蘸酱或焯熟凉拌都好吃。长到夏天,这甜茎菜就会窜茎,并长出似菊花一般黄色的小花,此时茎叶就会老化,人们就不再去采摘了,它们只是默默地用嫩黄,去点缀那绿色的田野。

后来粮食够吃了,生活略微好转了,人们好象有一种终于不用再吃野菜的报复心态,恶补正统食物,野菜成了衣不遮体,食不裹腹的苦日子的代名词。于是人们发现它的另一个功效,就是用它可以搞忆苦思甜。一些小年轻可能不知道什么是忆苦思甜,这是文革期间阶级教育的一种做法。“苦大仇深”的人们,做上一顿以甜茎菜为主料的苦菜饭,自己去吃也强制年轻人去吃,通过这粗糙苦涩的苦菜饭,让大家参照过去的苦,想想今日的甜,以强烈的对比,使人们以及没有多少经历的下一代不要在幸福面前而忘本。

再后来,食物虽然丰富了,但甜茎菜逐渐又回归了餐桌,只是它在餐桌上的位置不再独一无二,不再那么显眼,作为一种口味的调剂,算是人们品味生活的佐料,是对丰富生活的点缀吧。这也说明,它那独特的苦味,是家乡人终究不能舍弃的。

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当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那些野菜以其纯野生、绿色保健食品的身份,倒成了餐桌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人们的青睐和尊崇。其在超市、饭店的价格也越来越高,这代表着苦日子的食物,倒成了尊贵的香饽饽。

我母亲对甜茎菜是深有感情的,老人家一辈子不沾荤腥,但独好苦菜这口,怎么吃也吃不腻。七十多岁了,虽然牙不行,但吃起甜茎菜来,依然是津津有味,吃完还会将那点儿苦汤喝掉,意犹未尽地啧啧称赞,连呼过瘾。每年我的兄妹们都会给老人家采来好多的甜茎菜,一些左邻右舍也会给她送来一些。每次吃不完,老人家都会非常高兴地拣干净,晾干了储存起来,或者搀兑着萝卜丝,腌制成酸菜,以备采不到野菜时食用。

去年夏天回老家,与母亲同住了一段时间,发现甜茎菜不好采了,野生的越来越少,就是有,也不敢随意放心地去采。因为现在人们为了省事,喷撒除草剂、农药比较多。除草剂限制了甜茎菜的生存空间,农药又使人对不知情地方的甜茎菜望而却步。我哥哥特意在自家的承包地里给甜茎菜留下条生路,从而保证了老娘甜茎菜的供应。

为了更方便,我在住的院子里开出一块地,将甜茎菜的根埋入地里,不到一周时间,一尖尖娇嫩的叶子就努力地钻出土来。母亲常常坐在那块地边,用温柔的目光抚摸这些嫩绿,喜悦便会挂在那满是皱纹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