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心情短文 > 正文

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些人,那些事(3)

作者: 雨儿2013/02/22心情短文

博主提示:此文乃博主随心所欲、信手沾来加臆想的某个特殊群体中无特定的人或事,如遇雷同,纯属巧合或自作多情,博主概不负责。

霏儿四岁半时,也就是1968年底,家里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霏儿的弟弟小雨。弟弟到来霏儿唯一的记忆就是她提出不想要弟弟,想要个妹妹,理由很幼稚,就是她可以给妹妹梳小辫,把她打扮成小公主。霏儿以为妇幼保健院是生产小孩的地方,需要的去抱就是了,所以她有点沮丧的认为没人理会她的意见。

妈妈生弟弟时因为外婆要带表妹,走不开,所以爷爷来帮忙照顾。因为语言不通,爷爷又不识字,爸爸一出差,妈妈与爷爷的沟通是靠打手语加画画,双方都非常的难受。有一次,爸爸长差,妈妈还在月子里,想吃猪脚,怎么讲爷爷也不明白,妈妈就画了一个猪脚,爷爷这下明白了,就去买了一个做了给妈妈吃,不过爷爷也太明白了,以为妈妈喜欢吃猪脚,就天天做给妈妈吃,把妈妈吃的苦不堪言。而霏儿对爷爷的印象就是慈眉善目,普通话就会“好”、“不好”,他所有的情感表达就在这两词里了。弟弟一岁时,老家的堂弟出生了,爷爷只好回老家去带堂弟。霏儿的父母要上班,没办法,父母只好让还是孩子的霏儿带弟弟。父母告诉霏儿,弟弟不能摔倒,一摔倒就会死的,那时的霏儿已懂得死就是永远也见不到弟弟了。弟弟从小就爱跳,连走路也是跳着走,曾经一度让父母担忧他是不是不会走路。所以一岁的弟弟走路并不稳,为了不让弟弟死,霏儿在弟弟走路时两手前后护着弟弟,有时干脆拉着弟弟在大门口的语录碑下坐着等父母下班。这样过了几个月,父母也实在是不放心让孩子带孩子,就把霏儿的小姨叫来帮带弟弟。这让霏儿特别开心,倒不是因为不用带弟弟了,而是霏儿喜欢所有从外婆家来的亲人。

和那时大多数双职工的孩子一样,霏儿六岁就会煮饭,那时都是用柴火灶煮饭,现在的父母绝对不敢这样的,但那时双职工没办法,只能这样了,不过也没听说谁家孩子煮饭煮出火灾来,哪象现在,玩打火机都玩出火灾来,真不可思议。那时候的孩子常常是寓做家务于乐中,拿着一根一米左右长的铁丝,一头在水泥地上磨尖,另一头绕成个环,手握着环用尖的一头插地上的干落叶,一边插一边往上锊,插满一根铁丝就拿回家煮饭时引火用;拿箩筐到单位的木工房去捡刨木花(屑),这个引火煮饭超好用,常常是三四个孩子站在木工身边,一有刨木花,就抢,霏儿总抢不过别人,一放学别的孩子都要疯玩一下才去干活,霏儿就选这空挡先去捡刨木花,捡了满满的一筐,兴高采烈的回家,这时她最想得到的就是表扬,而她这种期望总是落空,后来她也不太积极了。所以霏儿当妈妈后就特善于表扬孩子,即使是要批评孩子也是先表扬一通,然后的转折词就是“不过,如果你能……就更好”。霏儿太清楚了,孩子是鼓励成人的,而不是打骂成人的。霏儿不是怪父母,她知道那时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长大的,所以他们也沿用这种简单而又直接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