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父母过生日
说起来惭愧,直到现在,我们兄妹几个从来没有为父母认认真真地办过一次像样的生日庆典,没有在父母的生日期间同父母好好的聚过,更别提为父母办生日宴会,买生日蛋糕,让父母吹生日蜡烛等等,甚至就连在父母生日当天,也没有打电话、发短信祝父母生日快乐。
我从小家在农村,那时候,家里非常贫穷,我们兄妹几个成为父母很大的负担。在人民公社、大跃进、大锅饭的年代,农民群众在生产队里主要靠挣工分取得些许粮食养活家人,我们兄妹几个都是“不睁眼”的孩子,不能为父母挣工分,整天消耗着家里捉襟见肘的口粮,“光吃凉不打仗”。在那个脸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哪还有过生日的“闲心”。
慢慢地,我们兄妹先后到了上学的年龄,每学期开学前几天,是父母最为发愁的时候。家有学生,特别是有几个学生的书学费,是父母一笔不小的开支,眼看着父母天天睡不好觉,低声下气的四处借钱,我们兄妹几个看在眼里,痛在心上,盼望着快快长大,为父母多挣工分,分担忧愁。父母为了能让子女和别的孩子一样,在学校里接受教育,更加勤劳地下地劳作,他们为了不耽误一个工分,起早摸黑。父母累坏了身体,累弯了腰身,我至今仍然记得,父亲的肋骨在一次劳动中折断,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治疗,那条折断的肋骨,一直未能接上,后来家里经济条件略有好转,想着把那条肋骨接上,医生告知,已经不能接了。
改革开放,包产到户,责任到人。父母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了。家里喂上了鸡鸭、牛羊,种植了一些经济作物,党的政策加上父母的勤劳,我家的经济收入比以前有很大提高。父母看到我们兄妹领回家的通红的奖状,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高兴得合不拢嘴,他们在灶间高兴地谈论道“娃儿们很争气呢”。那时候,我们光顾着努力学习,也从没敢在其他事情上分过心,从来也没想到过为父母过生日。倒是在我们兄妹几个生日的当天,父母会拿出一两个煮好的鸡蛋,其他几个兄妹们,这个给个橡皮,那个买只铅笔,笑着塞给过生日的姐姐弟弟妹妹,大家一起喊“生日快乐”。这时,一旁看着的父母会笑着说,要好好学习,争取再拿多的奖状来。我们那时候的生日,每年大都这样度过。
后来,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我们兄妹几个先后都考上了学校,参加了工作,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成家立业后,也都有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我们兄妹便想着为父母好好过一次生日。这时的父母年事已高,当我们提出想法的时候,父母并没有我们期望的热情。“过什么生日呀”,父母异口同声地说,只要你们兄妹家庭和睦,生活美好,我们不在乎那一顿吃喝,不在乎那个形式。每年,我们兄妹几个家里的孩子的生日,父母亲都记得非常清楚,孩子生日当天父母若不能到场,一定会托其他兄妹,带来生日礼物。
我们兄妹几个都知道,那年秋天,我们为姥姥过生日,我们和表姐、表弟们为老人办了丰盛的生日宴,为姥姥过了一个隆重的生日。次年春天,姥姥便离开我们,驾鹤西去了。
这以后,是否为父母过生日,反倒成了我们的思想包袱,我们担心,一旦为父母过生日,他们会和姥姥一样,永远离开我们吗?我们不愿意这样的情况成为事实。更何况,每过一次生日,就是变相着提醒着父母亲,年龄又增长了一岁,离人生的终点又近了一步。我们兄妹几个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从此不再考虑为父母过生日,就让他们“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吧。只是逢年过节,我们一定要努力回到老人的身边,全家人其乐融融,陪老人开开心心过好每一个节日。各个家庭排好日期,按时给老人打电话,报平安。经常带他们检查身体,提醒父母及时治疗伤风感冒。不时带着他们到附近的景点去旅游,各处去转转。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不为父母过生日,我看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