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生活随笔 > 正文

寺庙的美食

作者: 清风旷野同行2012/08/16生活随笔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让我陶醉不已。再次踏入时正炎夏,山中清新的空气,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青草鲜苔的幽径,潺潺流水,亭台楼阁的情境,无不让人留连忘返。

正值中午,半日游览早已肌肠辘辘,路过大明寺门前,两三村民正在做饭,茅屋下放着小方桌,上面摆着碗筷酒杯,见他们从厨房端出几道时蔬,又端出一盆鱼,并拿出一瓶美酒,飘溢的香气,在寂静的林间传得尤快,将饥饿感打到最高峰值,想必这是山间最好的鱼,最天然环保的蔬菜。可是他们不卖,无奈只好继续前行,进庙后,忽然看到一侧门楼上写着:素餐厅,于是拐头便走了进去。

也许不是旅游旺季,大厅无人,听到我们呼唤,从里面走出一个农家妇女般的服务员,听说我们要吃饭,便将我们引入一间侧厅,仿红木太师椅和圆桌,靠窗户放着一张长方桌,上放文房四宝,墙上挂着禅语字画,风扇开着,火热的心一下子宁静下来。

服务员拿来菜单,让我们点餐。接过菜单一看,竟然和外面的餐厅一样,浑素全有。有鱼、红烧狮子头、糖醋排骨、烧鸡公、油煎春卷等。我觉得奇怪,刚要问,服务员却笑着说:“吃了您就知道了”。

先上来的是一份红烧狮子头和红烧鱼,我用筷子轻轻夹了一块,非常松软,下口一尝,原来是豆腐所制,但润滑爽口,且和着名的扬州狮子头味道非常相似。那鱼煎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夹一块品尝,原来也是豆腐所制,只不过鱼是由老豆腐所制,而狮子头所用的嫩豆腐,鱼的外皮用紫菜贴上,做工精细考究,若不细细分辨,根本无法看出,虽为豆制品,但品出的却是鱼的味道。

“怎么样?”中年妇女问道。

“好吃!好吃!”“如果不品尝,真不敢相信这是豆制品”。

“我们虽为寺庙,同样有美食”。中年妇女笑道:“我们师傅的水平很高呢,你们来得巧,没人,要是旺季来,想吃都吃不到,早就被预订了”。

糖醋排骨上来,大家都抢着品尝。“是什么做的?”我问在坐。

没有一个答出来。

中年妇女向我们解密道:“排骨肉是用藕经打碎而成,中间的骨头用的是芋头。制作时,将着色的藕泥裹着芋头,然后下油锅炸,最后烩乳勾芡所成”。

“原来如此”。真是不敢相信,寺庙师傅的手艺如此精湛。记得多年前,我曾在栖霞寺吃过斋饭,那是一碗有香茹、豆芽、金针菜以及青菜的杂烩素面,那时就感觉别有味道。没想今天更大开眼界,品尝了寺庙特有的美食,直到回去的路上,口中依然留有余香。

回去上网搜索,方知自己孤陋寡闻。早在汉代,寺庙就“持斋吃素”,并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寺院僧人平日汪刖酱瓜、腌萝卜过粥,午餐吃黄米饭、大烩菜,逢到“佛欢喜日”(佛教节日)办素席,吃香粳米饭。寺院的厨房,称为斋厨、香积厨,除管和尚们的膳食外,还要为各地接踵而来的行脚僧解决就餐问题;香火旺盛的寺院,常年进香拜佛的施主、香客很多,寺院要为他们供茶供饭,这样,促使斋厨素食烹调日趋讲究”。

梁武帝时,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春芽、烧春菇和白莲汤(甜食),制作精美,是佛门子弟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及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豆油皮包好煎成的。

宋元至明清,寺院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许多菜肴,以荤托素,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略有一点相近。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可以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可以用绿豆粉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胡萝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厨师的巧思和手艺满足了人们饮食情趣上的需要。当时,佛教中有人反对素菜荤名,认为这样是犯了“意杀戒”,因而称素鱼为“如意”,称素香肠为“玛瑙卷”。 

寺院素菜中的一种名菜“罗汉斋”,是用十八种原料做成的,喻意对佛教十八罗汉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是用共菇、口蘑、香菇、鲜蘑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胡萝卜、川竹笋、冬笋、竹笋尖、腐竹、油面筋、黑木耳、金针菜加调料做成的,外形丰肥,吃口清鲜,可以大鸡鸭鱼肉之味相媲美。此外,扬州大明寺的“笋炒鳝丝””(主料香菇)、重庆慈云寺的“回锅腊肉”(主料面筋)等均属素斋中的名菜,其形、色、味和质感都可乱真。 

寺院美食在民间一直很受欢迎。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做出来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腌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这些素什锦如今成为普通百姓的家常菜。

比起寺庙的香火,他的美食更让我留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