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
习惯了喧闹中寻找宁静,却不习惯寂静带来的孤独。
在喧闹寻找宁静,早以做到,这是一种境界。但是面对无人打扰,无事可做的时候,却孤独惆怅。这是较低的境界。但是如果自己本来想得够深,悟得够通,以致想无可想,省无可省,涂有一股精气却得不到宣泄,这又是一种什么境界?
说道境界二字,自有一番看法。近日得某长者推荐《了凡四训》一书,更是有一番平凡而深刻的境界看法。境界多么的平凡而高尚啊,说白了就是行善积德,心立大志,宁静致远。
人追求境界其实是在寻找宁静的归属,心灵的平稳安静,使人快乐豁达,青春常驻。达到这样的境界自然具备致远的先决条件。
要致远必须在宁静的基础上,立下高尚宏大之志。毕生为之奋斗。这样方能致远,飞得更高。如无大志,仅有宁静,平凡庸俗者罢了。这种人都可以称为“老子”,无为而治,无事而做,随遇而安,只求仅有的安宁。
如何宁静,钱?权?性欲?过眼云烟。钱和权只是工具罢了,有能力无宁静的人只是工具的奴隶罢了。性欲,生理需要,爱情的延续罢了,过渡纵欲,必死无疑。得宁静,唯有行善积德,量力而行,助人为乐,知足常乐。
宁静又分三种境界。分别是:
第一种是“宁静”,其实这些人并不宁静,只是强作宁静罢了。用现代话讲,就一2b,傻b,装b,稍经社会的人一眼便能看穿。但不能蔑视,嘲笑这些人,因为这是达到宁静的必经阶段。他装b,是因为想追求宁静,这就是一种境界。
第二种是中层次的宁静,古话所说便是“小隐”。小隐隐于山中田园。因为定力不够,害怕受到闹市中的欲望、功利、事故的打扰,毅然与世隔绝,隐于山林,修炼宁静。一般人到了这样的境界,难免沾沾自喜啊,因为只有少人人能抛弃世中缤纷色彩,自己能做到了,当然感到自豪。从此,不思进取,安于山林,自得其乐,必然退化成无知无求,比“老子”还要可悲。在下只能对这些人感到惋惜。
第三种是最高层次的宁静,古话所说便是“大隐”。大隐隐于市。因为早已得道,百毒不侵,万邪不扰,闹市只是一个生活场所罢了,只是致远的工具罢了。大隐,能够纵横百界,觥筹交错,左拥右抱,控万财于掌心,而应付自如,稳如泰山,羁笑而过,此人中的宁静任何事物都奈之不何。要知道平水尚怕微风忽扰,平静曳然而止。鄙人,遇人成百上千,不见一人能成大隐,如能相遇,无论如何,必成其学生。也许,世上根本不存在此人。也正因如此,没人能致远,致远是鄙人毕生所求,此乃最高境界大成者。
您是哪种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