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情感文章 > 心情短文 > 正文

从久病床前无贤妻看传统道德与社会价值的冲撞

作者: 郎人之居2012/03/27心情短文

因为家里穷,年近60岁的他,离开偏僻的农村,到县城一家私人厂子打工贴补家用。厂子生产的是人造板,需要大量的木材进行加工,因此他还得相应干些卸车工作。可是有一天,由于不小心,他在卸木材时,发生了意外,头部被木头碰撞,受了重伤。虽然经过了治疗,但他还是不幸变成了植物人。

他进厂子打工还不到一个月,但他的家人还是顺利获得了用工方近20万元的各项费用补偿。

春节前,他被家人从医院接回了家里照顾。虽说是照顾,他不过就是一天到晚终日躺在床上,无奈地熬过每一个白天黑夜。因为他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不会说,不会讲,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吃喝拉撒全由妻子照顾。屈指一算,妻子这样照顾他,从去年到今年,已有半年多时间。而这半年多以来,妻子不是觉得太短,而是觉得太长又太长。可以想象,妻子既要照顾他,又要为儿子照看留守在家的孙子,艰辛肯定不一般。也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他要想得到妻子的悉心照料,是非常困难的,这就更不用说,妻子能有什么高标准严格按照医院的要求,完成规范的照料他的程序了。

那是三月里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曾经为他做过开颅手术的医生与有关人员到他家去看望他。那天他的妻子很是被感动,她背着孙子不厌其烦地在给医生和来人介绍他半年多来的情况。从妻子的语言和脸上表情,不管是医生,还是大家,都读懂了妻子的忧虑、失望和无奈。妻子虽然当着县、乡、村干部,一个劲地感谢着大家来看望她的丈夫,感谢医生救了丈夫的命,但当她单独与医生在一起交流时,却判若两人地大胆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医生,要是你们莫救他该多好呀。他死了,我们一家人还会轻松点。”

这是妻子发自内心的大实话。但是,作为医生,根本不能同意她的观点,只能好言劝慰,希望妻子尽心照料伤者,使其早日得以康复。其实,医生也很清楚,要想让伤者康复,奇迹是十分渺茫的。

但是,作为一个与妻子一路相伴了几十年风雨的丈夫,如今遇到了不幸,妻子不但不是义无反顾地对其精心照顾,却选择了希望他早日离开人世,免得给家人增添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这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道德问题。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由此看来,久病床前无贤妻,不但有一定的道理,更反应了现实社会中,人的价值观与传统的道德观,已发生了严重的矛盾冲撞。

这是一个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