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经典美文 > 人生感悟 > 正文

《单独中的洞见》第六章——自我与头脑

作者: 张方宇2013/09/20人生感悟

1
每个人都非常珍视他的自我,但同时又非常排斥别人的自我。
2
自我其实只是对事物的一种态度。
3
其实人从根本上最崇拜的还是自己,而不是真理或其他什么东西。对于多数人而言自我就是他们唯一的真理,他们的自我永远是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即使上帝也只能被排在他们的自我之后。而且,不管一个人声称他崇拜的东西是什么,如果我们以那个东西为线索一直寻找下去,那条线索的最尽头所站着的无一例外都是自我。
即使像艺术和宗教这些能够使人逐渐超越自我的伟大事物,最后也都只是成为了每个人自我的装饰品,就像他们身上佩带的饰物一样。多数人也只是很肤浅地涉猎这些事物,但他们并未真正地热爱它们,他们最爱的始终都是自我。因为一旦真理与他们的自我发生冲突,那么最终的结果一定是真理被抛弃,而自我则毫发无损地被保存下来。
4
自我一直认为自己是最高的,但只要一个人能够真正离开他的自我一小片刻,他就会看到自我正是整个存在中最低洼之处。
5
每个人都像一座山,而他的自我就盘踞在山顶之上。尽管山有高有低,但自我永远都是朝下看的,即使盘踞在一座小坟头上的自我也是这样向下俯视的,所以,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已经是最高的了。
6
一个人也许会对别人怎样评价自己非常感兴趣,但一个人并不会真正对别人有兴趣,他最感兴趣的还是他自己。别人对他来说只是一个坐标,一个参照物,他需要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估量自己,一个人的自我就是靠与别人的比较和攀比活着的。
7
每个人的自我都是非常恶臭的,那个臭味足以让其他任何人都退避三舍,只有他自己浑然不觉。
8
迷恋于自我的人满身都是腐臭衰败的气息,而且越来越臭,因为没有窗口可以通风透气。而那些放弃自我向真理臣服的人却有着一股清新的气息,那是神圣事物的气息。
9
因为自我的缘故,你变成了一个硬块。这个硬块就是你的痛苦,你的地狱。
10
过分专注于自我是一个人痛苦的基本原因。一个人越是自我就越痛苦,一个人越是无我就越喜乐。
11
自我就像一个系得很紧的结,它只能在紧张中存在,如果那个结完全松开,那么自我将和那个结一起消失。那就是为什么每当我们想到自己,都会有一种微妙的紧张来到我们身上。相反,每当我们很放松的时候,我们就不怎么感觉到自己。如果我们完全的放松,我们将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12
自我存在,痛苦就存在。自我消失,痛苦就消失。不过,我们宁愿紧抱着痛苦而存在,也无法接受撒开痛苦而消失,这就是我们唯一的难题。
13
自我永远是一个不安分的、躁动着的东西。
14
自私、贪婪、憎恨和嫉妒等等所有这些负面的情绪都使我们陷入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这种封闭本身就是牢狱之灾。
15
对富有、成功和赞誉的渴求实际上就是强化自我的欲望。如果把自我比作一个牢狱,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强化和加厚牢狱的围墙。另一方面,我们内心深处又非常渴望能够从自我的制约中解脱出来,因为我们所积累和占有的东西迟早会反过来压迫我们自身。所以我们在做着两件完全相反的事情。自我让人痛苦,每个人都想要摆脱它,但我们的所作所为却不断地滋养它。
16
所有的努力都是一种强化自我的过程。我们越努力,我们的自我就越是陷进去,一切努力都是自我解脱的障碍。
17
财富、地位和名望这些东西滋养了人们的自我。不过,一切能够滋养自我的东西都会使一个人趋于平庸,事实上自我的本质就是平庸,一个人平庸的程度恰恰与他自我的强弱成正比。而艺术、音乐和宗教之所以能够使人变得超凡脱俗,那是因为这些东西稀释和削弱了自我,一个人的超凡脱俗正是他内在的无我所表现出来的境界。
18
当你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候,再踮起脚尖就是多余的了。在那一刻,你已经分心,你错过了真实的存在,又一次站在了自我之上。
19
个体性是游离于万物之源后的可悲产物,它是刻意有为的结果。个体性是一种监禁,而不是一种自由。当一滴水掉进了海洋,它就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了。
20
我们热衷于到处游荡,但是无论去哪里,我们不都是带着自己去的吗?我们真的出去过吗?
只有那些极少数已经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才真正的“出去”过,他们才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人。而我们这些无法摆脱自我牢笼的人,不管到哪里我们看到的都只是牢笼里的景色,这景色只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变换而略微改变了现状和颜色,就像我们在玩赏万花筒时所发生的情形。
21
当一个人在笼子里关得久了,他会觉得笼子外面也是笼子,只不过是一个更大的笼子,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是隔着笼子里的铁栏杆向外看的。我们的头脑就是这个笼子,我们的自我就是这个笼子,不管我们看到什么,我们看到的都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于它的解释。一个一直处于监禁中的人不会知道有自由存在,即使自由也被他看成了监禁,一个意识狭窄的人不知道有浩瀚存在,他把自己的狭隘也强加到一切事物上面。
22
最了不起的外出,并不是去北极那样遥远的地方,而是走出自我。
23
真正的浪漫应该是一种自我和意欲都不在场的境界。我们多数人都非常的功利和现实,尽管人们也一直在追求浪漫,但他们的一切行动仍然是目标指向的,他们的自我和意欲仍然横亘在那里,所以,他们所认为的那些浪漫只是些肤浅而空洞的形式,真正的浪漫从来没有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只要有自我存在,就不可能有浪漫存在。所以,无我才是最大的浪漫。
24
我们向外寻求,得到和占有一些东西,然后我们与它们认同。这些东西构建了虚假的自我,使我们远离了真实的自己。自我的本质是空虚,我们依赖我们占有和积累的东西来确认自我的存在。我们为了赋予自我真实性而寻求依赖和占有,但是这种依赖和占有的渴望正不打自招地显示出自我的虚幻。
25
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执着并且迷失于客体?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中心,我们试图把那些客体作为围墙构建起一个家园,以此来确立一个虚假的自我。
26
如果你能够完全活在当下这一刻,那么你的自我意识就消失了。一旦你产生了自我意识,你就离开了当下这一刻,你不是跑到了过去就是跑到了将来。
27
外在的真理和我们内在的真理别无二致,但是自我却是一层厚厚的绝缘体,它阻断了内在真理与外在真理之间的传导。我们就生活在并且仅仅生活在这个绝缘层当中。
28
自我是不可能有创造力的,自我顶多能够呕吐。人类精神领域中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是当一个人处于无我的状态下产生的,那个无我的状态越纯粹,产生的作品就越高贵。
29
我欲故我在,无欲则无我。
正是意欲使个体产生了自我意识,无欲自然达成无我。
30
当你的自我不在的时候,美就存在,神就存在。当你的自我在场的时候,丑陋就存在,地狱就存在。
31
水越被加热,冒出水面的气泡就越多。同样地,一个人的欲望越是灼热,漂浮在头脑里的意念就越多。当过多的思想和意念在头脑里撞击,一个人会感受到地狱般的煎熬。
32
其实并没有宗教所说的那些地狱,没有人去安排那些复杂繁琐的事情,真正的地狱所指的是我们头脑的某种状态。当一个人贪求而不得,他会有一种头脑状态,当一个人愤怒和憎恨的时候,他又会有一种头脑状态,当一个人怀着强烈嫉妒的时候,他头脑的状态又有所不同。
欲望和动机产生了思想和念头,欲望越强烈,围绕着这个欲望而产生的念头就越多。比如今天你被一个人当众羞辱了,你非常生气,但当时你又不能对他做什么,回家后你会开始想着要怎么报复他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事情,你的头脑中会浮现出无数的念头。然后这一大堆思想就像牛粪上的一大群苍蝇一样在你头脑里嗡嗡作响,头脑的这种状态就是地狱。
33
当一根筷子插到装有水的杯子里,在水和空气的交界处,筷子看起来是折断的。同样地,眼睛是外在世界与我们内在世界的交界处,所以,当一切外面的事物透过我们眼睛的媒介反映在我们头脑中的时候,它们还会呈现出自己本来的样子吗?也许,感官本身从根本上就是一个扭曲的媒介,那么集所有感官之大成的头脑又会怎样呢?
34
记忆、计算和逻辑是属于头脑的品质。洞察力、敏感度和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则属于心灵的能力。我们的整个教育都是在强化我们的头脑,而削弱我们的心灵。所以,现代教育造就出来的人越来越像是一个生物机器,只有一个发达的头脑,却没有灵魂。
35
头脑是局部的,心灵是整体的。头脑是平面的,心灵是立体的。头脑是枯燥的,心灵是丰富的。头脑是死气沉沉的,心灵是活力四射的。
36
头脑非常复杂,但很肤浅。心灵非常简单,却很深邃。
37
我们刻意制造出幻觉,然后又瘫痪在自己制造的幻觉中。
38
我们不满意于自己的现实,拒绝真实存在,于是我们的头脑开始幻想和设计理想的未来。从此我们的心灵就永远在真实和幻想之间来回摇摆而饱受折磨。这就像我们用眼睛看着一个重影的物体,我们迷失在真相和幻影之间,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哪一个层面上。
39
我们之所以无法只是活在当下,保持现前的觉醒,这是因为我们一直活在头脑当中。头脑永远是目标指向的,它从来不会对过程感兴趣,头脑从来不会去享受过程。所以,头脑永远不会有对整体的领悟,它以分裂的方式运作。头脑只能指向一个个固定的点,并且从一个点跳到另一个点。过分沉溺于头脑的人,他一定是过着一种分裂的生活。
40
昏沉的意识是一种沉闷的痛苦,就像我们在沉睡中被人叫醒的滋味;散乱的意识是一种尖锐的痛苦,就像我们思绪杂多而失眠的滋味。唯有清醒的意识能够带来喜乐。
41
每当我们思考什么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微妙的紧张来到我们的脸上,就好像没有五官的参与,思想就没有办法进行似的。所以,一个怀着恨意的人会咬牙切齿,而一个苦思冥想的人会紧锁眉头,反正只要我们一思考就总会有某种表情出现在面部。其实思考就是一个寻求答案和方法的过程,因为思虑总是与要达成什么的欲望密切相关,所以思虑也是一个欲求的过程。婴幼儿的五官长得很开、很放松,因为他们几乎不思考,人越老,五官就越会纠集在一起,这是几十年的欲求和思虑使面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42
头脑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来回跳动,头脑从来不会停留在当下,当下是头脑唯一的盲点。
43
生活在头脑之中就等于生活在时间之中。头脑总是不能安住于现在,它总是投射到将来的目标和结果当中。头脑不知疲倦地向我们展示未来的一幅幅诱人的画面,这些画面产生于过去的记忆和经验,它们是一些未被满足的欲望。所以,将来是实际上是经过伪装的过去,是经过头脑改进了的过去。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正是头脑创造了过去和将来,正是头脑创造了时间。
44
头脑的记忆创造了过去,头脑的幻想创造了将来。摆脱了头脑就等于摆脱了时间,时时活在鲜活的当下,不再纠缠于过去和未来之中,这样就进入了永恒。
45
头脑总是在搜集死的记忆、知识和经验,生活在头脑之中就犹如生活在一滩死水之中,这滩死水与存在的河流相隔离,里面都是一些死鱼烂虾,还有不断地从腐败的淤泥里冒出的气泡。
46
正如身体需要食物一样,头脑也同样需要食物。各种资讯和消息,还有外部世界的声音和图像,所有这些都是头脑的食物,头脑需要不断地被这些东西所喂养。正如流水生产线一旦开启,就需要不断地投入原料进行加工,否则流水线自己会有饥饿感,我们头脑的这种饥饿感就是空虚。
47
头脑活在过去和未来,头脑活在一些死的、不存在的东西之中。只有心灵能够感知当下,所有的爱、敏感和对美的感受都是发生在当下这一刻。对头脑来说,当下是空虚的,但对心灵来说,当下是唯一的充实,过去和未来才真正是空虚的。这就好像有些对音乐极为敏感的人可以从马勒的一部交响曲中感悟和领略到很多层面的内涵,而大多数不懂音乐的人认为那个交响曲很空虚,除了一堆乱哄哄的噪音,什么都没有。就他们两者的内在感受而言都是对的、真实的。
48
头脑就是欲望和动机,它无法理解没有动机的行为,也无法理解没有实用价值的事物。所以头脑不理解艺术,它无法领悟音乐和绘画中蕴藏的美,相对于音乐和绘画,头脑变成聋子和瞎子。头脑觉得自己很尴尬,因为头脑其实就是自我,它不允许任何东西凌驾于自己之上,所以一个庸俗的头脑会试着去贬损所有伟大和高贵的事物。那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高雅艺术始终抱着一种冷嘲热讽的态度。
49
希望和未来是头脑酿出来的美酒,它麻醉你,好让你现在的痛苦能够被忍受过去。
50
没有真实的未来,只有在我们头脑中想象的未来。当未来来临时,它也是以现在的方式出现。
51
头脑抗拒每一样新的东西,因为头脑本身就是陈旧的、传统的。那就是为什么每当有一个崭新的东西出现,头脑都会对它怀疑、盘查甚至谴责,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已经发生无数次。
52
梦里面的体验比真实生活中的体验更加真实和纯粹,比如飞翔的体验、从高空坠落的体验,甚至包括我们在梦中获得的性体验。我们在梦里面体验到的任何事物都是那个事物最完美的原型。而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没有那么完美和纯粹,都夹杂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也许,这就是梦想的由来,因为我们不可能渴求对它一无所知的事物。
53
我们做梦的时候从来没有怀疑过梦里的内容,我们的情绪牢牢地被梦抓住,甚至在我们白天清醒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都没有这样失控过。这说明我们的头脑把梦完全当作是真实的,以至于根本不会去怀疑它,在白天清醒的时候我们对周遭的事物都还没有这样的确信。
其实梦只是我们深层次的意欲,即被压抑的无意识的活动方式。梦里面的场景和人物都是头脑创造出来的,我们自己既是导演,同时又是观众。这些都是受意欲支配的头脑自己一手策划的。这是意欲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
梦境是不真实的,但我们对梦境的情绪反应却非常真实,那么,是我们做梦的时候真实还是我们白天清醒的时候更真实呢?
既然做梦的时候我们觉得梦是真实的,那么清醒的时候为什么不能被当作梦来看待呢?如果我们认为那么真实的东西都被证明是不真实的,那么我们白天清醒的时候所看到的世界真的有那么可信吗?
也许这整个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一出立体戏剧,而我们都只是在做梦而已,有多少个头脑就有多少个梦。只有觉悟者眼里的世界是真实的,一致的。
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一个人就播下了开悟的种子。
54
每个人最内在的自性本来与整个宇宙同样的浩瀚无限,但他的自我意识把自己弄得狭小和局促了。我们都是自己囚禁了自己。
55
思想就像密不透风的云层一样,遮蔽了我们本性的天空。思想就是你,只要你在,真实就不会显现。
摘自张方宇《单独中的洞见》群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