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好句子
倚栏轩 > 好文章 > 好的文章 > 正文

蜡烛

作者: 我不是灰太狼2013/08/15好的文章

绿叶婆娑,微风徐徐,细雨夹杂着班驳的阳光挥晒在林荫小路上,被打湿的土壤上留下了一行人的足迹。

墓前点燃的蜡烛,慢慢地随着记忆的回望而消失。清晰的火光,逐渐变为一团迷糊跃动的黄色精灵,如萤火虫般闪烁在渐湿的视线里。

那疯狂的年代里的记忆,仍令每个历历在目的人痛心着。这浓浓的血谊之情,并没有如蜡烛俱灭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它需要被人们留传而警世。

海外华人社会,一个本属安逸淡泊的名词,却屡次成为被攻击的对象。"排华",一个贬义的名词,一个不应存在于造物者创立的大千世界里和善民族所应背负的恶毒诅咒,却成为了默然存在的社会现实。

世界上有两个伟大而坎坷的民族:华人和犹太人。他们是令世界摆脱愚昧,知识先行的创立者,却在历史上屡遭欺凌。

海外犹太人与海外华人在某些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 -- 在不同的国别,掌管着其中的经济命脉。二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为遭受欺凌的犹太人讨回了一个公道。在战争结束后,以色列的复国更令犹太人无论从经济、政治上都得到其盟友的多方支持,就连美国这等头号大国也不得不把衡量得失的重点放到了它的身上,因为海外的犹太富人掌握美国几乎的一切。

但海外华人呢?他们又能受到多少这样的尊重?

50年代马来西亚排华风暴到90年代的印尼排华,新加坡在海外关系上的反反复复,台海局势……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落后的科技,落后的工业,想发展,却艰难地前行着,毕竟那是一个连橡胶树也没有的时代。

橡胶,这种对于工业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意义的种植物,尽管在东南亚已经非常普及,却被当时的殖民政府以各种理由禁止入境国内。不知牺牲了多少人的性命,才能把它的种子带回国内。

在那个年代,许多拥有建设祖国意愿的年轻人不惜放弃舒适的生活,甘冒可能一生再也不能见到自己亲人一面的痛苦回到了荒芜一片的大陆。

痛心地离开熟悉的家园,却见自己的母亲哭喊着跑出来,死命地抢回尚在襁褓中的婴儿,梗咽的声音中愤恨地咒骂着:"不能走,不能走,你这死命的……至少也不能让最小的回去受罪碍…不能走……"

那时无悔决绝,甚至带着诅咒的心情,想必在将近几十年日日夜夜里更多的是一种垂泪的牵挂,无论彼此。

浓浓爱国心,幽幽思乡情。老一辈的海外华人远离家乡数十年,尽管对祖国存有一种敬畏之心,但往往真实的血缘纽带最令人甘苦与共。

时间的远离,人的容貌如迷糊着的蜡烛火团,变成朦朦胧胧的一片。心底思念的那小小的一塘水,却逐渐扩大,变得越来越深;想趟水而过寻觅彼岸,却惟恐深浅,不知一去何时返?

海外华人也是中国人,或者他们拥有的是外国的身份,但他们的心永远都是靠向东方的。中国的强大,不但对国民而言是一种荣耀,更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愿。